作者:万红云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红云导语:养儿防老。人到晚年,哪个孩子才是老年人的靠山呢?有人说,有本事的,能力大的孩子,老人才指望得住。而现实生活中,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家长偏袒聪明的儿子
弟妹辍学供哥哥读书
李大妈与老伴生育了两儿一女。三个孩子是花胎,老大是儿子,老二是女儿,老三又是儿子。其中,最会读书的是老大。老二与老三,在李大妈两口子看来,这两个孩子简直不是读书的料。所以,老两口最疼老大。过年,老大买新衣,下面的两个孩子则穿老大的旧衣服。每次吃饭的时候,老大的碗里总是藏着两个荷包蛋。下面的两个孩子碗里面就是米饭。
老大读高中的时候,那时,家家经济都不是太好。李大妈为了供老大读书,让下面两个孩子早早辍学下地干活,多两个劳力供老大读书。
老大很争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考成绩揭榜,不负重望,考入重点本科大学,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放榜那天,村支书带着全村人都到李大妈家祝贺,真是一片喜盈盈。
老大娶城里姑娘为妻子
弟妹打工省钱为哥买房
大学期间,老大谈了一位城里姑娘。寒假把姑娘带回家那天,李大妈高兴得合不拢嘴。直夸城里姑娘长得干净,不一般。再没钱,也天天买肉给姑娘吃,怕委屈了姑娘。
后来订亲时,姑娘家提出男方出钱在城里买房。李大妈一打听城里的房价,心里犯难了,家里为了供大儿子读书,早已一贫如洗,哪来钱去城里买房呢?但人家女方说了,女儿是不会嫁给一个没有房子的农村男人。女方又说了,买了房子后,接李大妈老两口去城里住,给他们养老送终。一听这话,李大妈又觉得这一辈子值啊,儿子供出来了,娶了城里媳妇,在城里安了家,再也不用回到黄泥巴的土地上了。
后来,房子买了。那是女儿与儿子在广东打工省吃俭用省下的钱加上老两口拼命从地里扒出来的钱。
二妹小弟结婚邻村人
城里大嫂嫌弃农村脏
大哥结过婚后,二妹与小弟也接着结了婚。小妹嫁到了邻村,二弟在邻村盖了房子。
结婚后,逢年过节,都是老大一个人回来。媳妇说在农村住不惯,太脏,天天鸡飞狗跳的,又吵人。
后来,大儿子回来的次数也越来越少,说是工作太忙,不是出差,就是应酬。老夫妻特别体谅大儿子,说什么都觉得有道理。
李大爷患大脑肿瘤
多亏下面两个孩子
一次,李大爷身体不太好,出现了反胃、视力模糊、头痛等症状。到了城里,本想着住进大儿子家里,谁知,媳妇早早给他们租了一间小民房,没让他们进家门。没说原因,李大爷猜着可能是嫌弃他得这病怕传染。
后来,经医生诊断为良性肿瘤,医生说,李大爷体质较好,可以采取开颅手术。手术后,大儿子恰好单位里安排他出差,大儿媳妇说要照顾孩子,抽不开身。所以照顾李大爷的事情,都交给了住在农村里的一儿一女。
李大爷因为做过开颅手术,所以,家里的重活一点也不能干,而李大妈年龄大了,也干不了重活,家里的一些重活,多亏两个孩子住得近,都帮忙做了。
李大妈突发高烧
一次,李大妈半夜突发重感冒发高烧39.8℃,当时李大爷身体也虚,想把李大妈扶到医院去,可就是扶不动,两个老人还没有走两步,一起摔倒在地下。无奈之下,只好给邻村的女儿、儿子打了电话,女儿与小儿子一接到电话,赶了过来,把李大娘送进了医院。
兄弟商量赡养父母问题
老大拒绝接父母进城住
李大妈自从这回重感冒以后,身体一落千丈,不是腰疼就是腿疼。后来,两个孩子不放心,就打算把两位老人接过去,弟妹三个一家住一段时间来照顾老人。谁知老大那边听说,两个老人一家住四个月,没吱声。说城里消费高,空气又不好,希望两位老人好好考虑一下,还是住在农村好。
老两口听老大这么一说,顿时声音哽咽,老泪横流地挂了电话。老两口原以为,当初那么偏袒老大,是看他读书好,有能力,谁知道,最后还是两个能力差的孩子照顾自己的身体。想到这,老人由不得唉声长叹,泪水涟涟。他们后悔当初自己那么对待下面的两个不会读书的孩子。
总结:
老人一般都会偏袒会学习,能干的子女,而瞧不起那个不太聪明的孩子。其实,不聪明不代表不厚道,更不代表要承受父母的冷落与瞧不起,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啊。有些事情,不是自己预想的那样,而是要看实际行动是怎样的。也许答案出乎意料呢。#社会#
长按下方点赞,享受【三连同步】一气呵成~你就是我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