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村干部和社区干部的工作性质不一样,但在农村的村干部的工作量相对于社区干部的工作量更大,为了提高村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其工作的积极性,为此建议:全区目前在职的所有村干部,均和社区干部一样以城镇企业职工身份参加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险,纳入五险范畴。”
对于上述重庆市綦江区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41号建议,綦江区委组织部近日在区政府网站上公布的答复称,经征询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意见,市上短期内不会出台村干部购买“五险”相关文件,故暂时不能为村干部缴纳“五险”。
前述建议指出,綦江区目前302个行政村,每个村干部的工作量较繁重,特别是今年的脱贫攻坚,农村土地确权等重要工作又急需完善很多资料,经常加班加点,大家“白加黑,五加二”,周末都没有休息,而他们的务工补助,大村4000人以上的,村书记主任每人每月的务工补助是2590元,专干每人每月的务工补助是2204元,小村2000人以下的,村书记主任每人每月的务工补助是2490元,专干每人每月的务工补助是2119元,他们工作很辛苦,务工补助较少,确连基本的养老保险都未能享受。区里目前对所有村干部未参加养老保险补助的补贴政策是: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每人每年补贴2000元,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每人每年补贴3000元,由街镇社保所申报后在来年的年初以打卡方式发放到村干部个人。而社区干部是按城镇企业职工身份参加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险,每月参保缴费。虽然区里每年都会在村居干部中招录部分优秀干部,但从事村工作的多数因年龄超过招录条件,并且因年龄或考试,不是都有机会进入机关干部序列,这就导致多数村干部认为做村上工作没有盼头,不愿从事村上事务,纷纷提出辞职。
綦江区委组织部在答复中称,綦江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把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提高养老保险补助等作为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的重要手段。
村干部购买“五险”存在的主要困难是,2014年,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出台了《关于村(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有关意见的通知》,为社区干部购买“五险”提供了政策依据,但并未将村干部纳入其中。经征询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意见,市上短期内不会出台村干部购买“五险”相关文件,故暂时不能为村干部缴纳“五险”。
綦江区委组织部表示,下一步,区委组织部、区人力社保局,向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积极争取早日出台村干部参加“五险”相关政策,并结合我区实际,逐步解决村干部“五险”待遇。另外,区委组织部拟于年内出台《綦江区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依据岗位等级、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专业职称、工作实绩等因素,建立自然晋升动态薪酬体系。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