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父母老景凄凉,怎么还能怪到子女头上?
2020-10-12 09:36  浏览:99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巴尔扎克曾写过一篇很有名的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相信很多人都有读过,即便没有读过原著,也都会知道形容一个人的吝啬,铁公鸡,一毛不拔,就可以称呼这个人是“葛朗台”。


为人父母的葛朗台,可是个有钱的主,不过呢,他不仅对仆人和外人吝啬,对自己的妻子和亲生女儿也会算计,在他的眼里,一切亲情都不如一枚金币值钱,自己有钱不舍得花,妻女也要喝清水吃面包,甚至,不惜把女儿的爱情作为敛财的筹码,通过嫁女来捞金,这和现在的一些父母嫁女时要天价彩礼差不多。

葛朗台的所作所为,印证了一个道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愿意为子女付出,也不是人到了一定岁数,就会言语崇高,德行慈善。


今天要说的一位为人父母者,其所做所为堪称奇葩,比之葛朗台之吝啬,有过之而无不及,之不过,这位父亲和葛朗台的不同,是他在对子女的情感上是个吝啬鬼,而且是个穷鬼。

我的一位律师朋友,最近接个了官司,一位父亲把自己的儿子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儿子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乍一看来,貌似很有些道理,现在的社会上,是有这么一种情况:父母省吃俭用,含辛茹苦把子女养育成人,但子女成家立业后,却不肯对父母养老尽孝,不过,听完朋友说到这对父子的具体问题,我沉默了。


郭德纲说过,如果一个不了解真实情况的人劝你做人要大度,那你一定要离他远点,因为他挨雷劈的时候容易连累到你。

文中的这位父亲,也是这样一种人。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家境很好,在家里的安排下当了一名产业工人,又在家里的安排下,娶了厂花当老婆,那时还没有计划生育,两口子一气生了三个孩子。


也是家境太好,这人养成了娇纵的性格,工作不怎么上心,还养成了赌博酗酒的坏习惯,结果家业很快就被他败光了,家里没钱供他消遣,他就更加酗酒,喝醉了打老婆打孩子,老婆受不了家暴,带上最小的孩子跑了,他也不去追,依然我行我素,剩下的两个孩子也不管,索性那时厂子大,工人们都住集体宿舍,两个孩子就吃百家饭长大的。


再后来,工厂效益不好,裁员减负,他没啥过硬的技能,工作又不肯卖力,就被裁掉了,当时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条是随厂子集体转制,入股自负盈亏,另一条是买断工龄,拿笔钱走人,他想当然的看中了这笔钱,钱到手后很快又败光了……


可以想象,生活在这种家庭的孩子,是怎么长大的,没有走上邪路,完全靠自我觉醒自我约束了,家长不但没有尽到养育的责任,待孩子成年后,在工作、结婚、下一代教育上同样是缺席,什么忙都帮不上,等到人老了,没有稳定工作,没有养老金,没有积蓄,也没有住房,就指望儿女给他养老尽孝,这,公平吗?

法律上讲:父母有养育子女的责任,子女有孝敬老人的义务。但,遇到这种不愿养育子女,又把自己的人生过得很失败的父母,子女还有义务给他们养老送终吗?

官司最后会怎么判,相信大家也都有自己的看法吧!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妈妈(爸爸)为了你,才放弃了……养你我容易吗,你就不能……你怎么就不能让我省省心……

这样的句式,大家都遇到过吧?反正我妈是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要不是为了我,早就不和你爸过了”,“我还不是为了你,才放弃当领导的”,“妈妈养你不容易,你一定要给我争口气”,她总是在说这类的话,让我一度怀疑人生,好像她为了养我,耽误了青春和前程,花光了所有的钱,我成了多余的东西,成了父母的累赘……


这种阴影一直伴随我到成年,我花了很久的时间才一点点从自卑中走了出来,直到我自己做了家长,我常常对自己的童年和父母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并时刻反省我自己,怎么做父母,才不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其实我的父母人不坏,就是在教育子女方面不太有智慧,也没有什么格局,仅限于吃饱不饿,至于孩子有什么想法,未来怎么发展,走哪条路,他们从来就没想过。


我从小喜欢画画,但他们认为学画太费钱,拒绝给我请老师;我们家经历过多次搬家,他们也从来没有想过给我找个好学校,我的学习就在一次次随性的转学中落下来了;高考我没考好,想去学门手艺吃饭,他们认为念技校丢他们的脸,没让我去,未来的路怎么走,他们也没办法,后来武装部长来我家征兵,得知当兵不用花钱还给津贴时,他们欣然让我当兵去了……

总之,他们在养育子女方面是杂乱无章的,和上面那个啥也不管的父亲差不多,只是没他那么极端。


现在,我的孩子每月补课,要花光我们一个人的工资,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我们花上百万买学区房,孩子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爱好,我们给孩子找老师,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喜欢什么吃的玩的,尽能力满足。

给他最好的,我们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艺术家或佼佼者,也不是宠他惯他,而是让他明白,爸爸妈妈爱他,他从来不缺爱,也让他见世面经风雨,少年时的人生不留遗憾,长大后能够从容面对社会,告诉他现在拥有的一切,是父母努力给他创造的,他将来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也一样养得起教的起。


结合上面那位父亲的表现,以及我自身的成长经历,我深深的体会到:

1.父母和孩子既是命运共同体体,也是彼此独立的存在,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庸,而是独立于世的个体,所以我们不能用亲情来绑架孩子,让他们成为我们的想法和人生的延续,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子女可以在相貌上像父母,但没必要让他们活成我们。


2.有些做父母的,的确没有尽到家长的责任,自己年轻时不够努力,赚不到钱,给不了孩子最好的教育成长环境,到头来却期望子女有出息反过来养他,这点极为自私,这种环境下教导出来的子女,孝顺是他前世修来的福,忤逆是自己作下的妖,怨不得别人。


3.我们不能因为做了父母,比孩子多吃了几年盐就妄自称大,以为人生的经验必定比孩子丰富,看问题也比孩子准。要知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孩子每天都在成长,接受的新知识新事物比家长多多了,这不是总有一天会超过你的问题,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超越家长,所以我们不能欺骗孩子,不能只做出大人的样子给孩子看,你要真的真的很努力,在你自己的领域里做出成绩,赚到钱,养得起家,切实给孩子做出成功的榜样,才能够得到孩子的信任,给他一个有希望的未来。


4.即便我们作为成年人,很多事情身不由己,活得很普通,最低限度,也要能够在现在养活孩子,在未来养活自己,养老还得靠自己,可以依赖孩子,但不可以指望孩子,比如说,老了生病,可以自己掏得出钱看病住院,可以让孩子帮你跑跑腿,而不是指望孩子出钱给你治病,并妄图把孩子留在身边伺候你。

培根说过: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爱当家,孩子也是出于对父母的爱而顺从大人。年轻的时候,乐业奋斗,就不会沦落到老景凄凉的地步,教育好子女,子女大了也不会让你老无所依,自己的业自己圆,又怎么能怨到子女头上呢?



发布人:4fe1****    IP:125.64.62.***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