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姚文嵩实习生 杨佳玉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助力解决社会养老难题成为多行业共识。如何养老也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金融业三大支柱之一,保险业支持养老事业发展具有先天优势,保险企业在设计保险产品、落地养老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等方面有着深度探索,并发挥着积极作用。在青岛,青岛银保监局积极行动,引导保险行业针对老年人的实际保障需求创新服务和产品,为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提供保障。养老需求升级养老保险产品日趋丰富近年来,人们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不断增加。与社保相比,商业养老保险丰富了养老保险的种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今年5月,青岛银保监局与市医保局联合指导推动的青岛市民专属普惠型商业健康补充保险——“琴岛e保”正式上线。该产品具有无年龄门槛、价格实惠、保障额度高、保障范围广等特点,也是目前青岛市唯一一款由政府指导的商业健康补充保险,此款产品受到不少中老年人的关注。在此之前,各保险公司也针对中老年人的相关需求推出系列产品,如针对老年人医疗需求,泰康人寿老年恶性肿瘤医疗险、泰康人寿“孝无忧”特定疾病医疗保险等;太平人寿也推出的太平超e保,首次投保的年龄限制为出生满28天至65周岁;太平洋保险推出的“爸妈好”防癌医疗险主要针对45周岁至80周岁的人群,最高可续保到100周岁。除此以外,具有财富管理功能的一些保险产品也备受老年人关注,像泰康赢家稳利终身寿险投资连结型产品等。在采访中,泰康人寿青岛分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中老年人在购买保险时容易被所谓的“高收益”“高回报”所诱惑,在选购产品时不够理性,建议大家在购买保险产品时要理性,明确保险的意义在于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在风险来临时能够从容应对。适老体验升级保险业务办理无障碍针对老年人的实际保障需求,各保险公司除了推出丰富的创新养老保险产品,还推出了更有温度的便老服务,帮助老年群体顺利融入数字时代。为此,太平人寿各地服务网点纷纷推进适老化设计,从实际需求出发,想方设法提升老年客户的服务体验。太平人寿客服大厅广泛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办理业务无需拿号排队,进门就可以优先享受服务;客服柜面配备老花镜、放大镜、便民药箱、手提袋、雨伞等辅助工具和应急用品,于细微处体现了服务的真挚与用心。泰康人寿于2020年创新推出泰生活APP,为顾客提供保单投保、保全、理赔一站式32项服务,为方便老年人使用线上系统,泰生活APP即将上线大字版,根据老年客户需求进行“泰生活”改版,将常见功能置于首页,大字体展示,极简清晰。除了线上服务外,泰康人寿对于60岁以上的理赔案件报案人,公司会根据客户需要安排理赔人员专人对接,联合代理人协助客户完成理赔后续申请工作;同时在柜面增加老花镜、放大镜、便民药箱、服务提示备忘便签等便民服务设施,方便老年客户在业务办理中随时使用。老有所医保险公司加速布局康养社区近年来,保险机构除了扩大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还纷纷加速康养社区的建设。据记者了解,早在2007年,泰康便投身养老和医疗产业,开创“保险+医养”的模式,目前已经覆盖全国22个重点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苏州、武汉、杭州七地社区及配建康复医院已正式投入运营。泰康医疗也已在长三角、华中、大西南和粤港澳大湾区等核心区域投资建设医学中心。2020年泰康之家·琴园在青岛落地,该项目位于青岛城阳区白云山片区,是泰康在山东布局的首个养老社区,将打造成为大规模、全功能、国际标准的高品质医养结合社区,一期预计于2023年投入使用。今年5月9日,中国太保在其寿险公司30周年客服节上正式推出太保家园“颐养、康养、乐养”三位一体、全龄覆盖的康养产品体系,并宣告已落地成都、大理、杭州、厦门、南京、上海东滩、上海普陀、武汉等8个全国养老社区项目;同日,中国平安在深圳发布“平安臻颐年”康养品牌及首个高端产品线“颐年城”,欲通过“金融+医疗+康养”结合的创新发展模式,整合公司金融、医疗与科技领域的优势资源,布局康养产业。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银发经济”所催生的养老产业链对于保险业而言,显然不是彼时的试水心态,而是大举进军,抢占市场。据中国银保监会资金部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监管处处长高建光此前透露,截至2020年9月,共有10家保险机构投资47个养老社区项目,分布于北京、上海、海南、江苏、广东、安徽等东部沿海以及中部的20个省市区,床位数量达84155个。业内人士认为,保险和养老社区结合是“天作之合”,一方面养老产业大资金投入、长周期回报的特点,与保险资金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特点具有先天的契合性;另一方面保险公司拥有大量的高端消费客户,尽管保险产品可以为他们提供晚年生活所需的充足、稳定的资金需求,但是却无法解决他们未来养老生活的方式和路径问题,这个需求,促使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将眼光投向高品质养老社区和服务。
本文来源: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