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你大姑享福,养老金每个月能领1900多元,哪像我们每个月就领130多元”,这是前两年和隔壁嫲嫲(大婶的意思)闲聊的时候她说的。当时我还很好奇,大姑和嫲嫲都是长住在农村,怎么我大姑领到的钱是嫲嫲的十倍都不止,但是嫲嫲也没有多说什么,就是一个劲地说领到的钱不多。
直到后来和大姑一起吃饭聊到这个事情,才知道原来大姑也不是平白就能领到这个多钱。而是当时农村养老保险才开始在农村开始宣传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交钱,觉得交钱了也领不到多少钱还不如就把钱都留在自己手上,本来大姑也是这个想法,但是她儿子(我大表哥)则有不一样的看法,觉得这个钱还是得交。
当时农村养老保险对于45岁以上的人来说有两种缴费的方式,其一是按年缴费;其二则是一次性补缴一定额度的费用,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在60岁以后领取养老金。我大表哥是直接给大姑以及大姑父一次性补缴的费用,一个人都补缴了好几万。而村里其他和大姑年龄差不多的人则都是选择按年缴费,并且基本上都是按照最低档来交的,也就是每年交100元(最近好像涨了,去年是300元)。
等过了几年大姑父和大姑都到了年龄刚开始领钱的时候,如果记得没错好像是每个月1300多元,而村里的其他同龄人每个月到手也就是100元左右。这个时候大家都还觉得大姑父和大姑拿这个高的养老金没什么,毕竟之前交的多,现在不过是把之前交的钱给拿了回来。
可是又过了几年,其他人心里就有点不开心了,因为领钱基数的不同,虽然大家每年养老金上涨的幅度差不多,但是大姑他们到手的钱是要多很多的,就像现在村里其他人每个月到手不到200元,而大姑拿到手1900多元。最重要的是拿了这么几年的时间,大姑和大姑父补缴的几万块钱早就拿回本了,现在领到的退休金比起村里其他的农民来说要多得多,甚至和一些下岗退休的职工都相差不大。
为什么同是在农村,有些人的养老金拿得高,而有些人的养老金拿的低呢?
其实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原因:
01没有把握好政策
在农保最开始实施的时候,可以一次性补缴,但是很多人觉得一下子补缴几万块钱划不来选择不补缴,而有些人目光更加长远选择补缴。就像上文中我大姑和村里其他人的情况一样,选择补缴的人因为前期有比较大的投入,那么在退休之后能够领到的养老金肯定是要比其他没有补缴的人拿得多。
我印象中这个补缴的政策在我们当地好像是没有实施多久就没有了,所以导致后来很多人虽然眼红我大姑拿的养老金多,但是因为政策已经没了,所以也就真的只能眼红而不能自己也去补缴了。
02选择的档次、缴费年限不同
就像职工社保一样新农保也有缴费档次的区别,有些人选择每年交100元,而有些人选择每年交500元,那么到了退休年龄之后肯定是每年交500元的人拿的钱更多,而每年交100元的人领到的钱则是要少一些。
除开缴费档次之外,缴费的年限也会有区别。农村养老保险大概是2010年开始普及,不过也有一些人是在之后才开始缴费的,那么最开始就缴费的人因为缴费年限更长,领到手的钱要更多一些也是能够理解的。
03地区差异
不同省份的农村养老金的差异也是非常的大,例如上海等地农民每个月领到手的养老金在1000元以上,但是黑龙江、贵州等地的农民每个月到手的钱还不足百元。这是因为农村养老金除开国家有一个最低的标准外,还允许各个省市根据自己的财政情况进行调整,那么上海、北京等城市因为财政状况良好,那么分配到当地农民手上的养老金自然也会更多一些。
综上:农村地区养老金存在差异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前期缴费的差异,这一原因又可以归为三类①有些人一次性补缴一定金额的费用,而有些人则没有②缴费档次存在差异③缴费年限存在差异;其二:各地区财政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能够调配出来的钱也存在差异。
挣钱不易,将本求利。我是@易将学财,欢迎转发关注一起学习更多通俗财经理财知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