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许多单身主义的朋友都认为现在养儿养女靠不住,不如自己攒钱等老了进养老院,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养老院需要有子女或相关监护人的签字才能同意进入。而现在许多步入老年生活的70后老人来说,他们无论多钱也表示不愿意住进养老院。所以,许多人认为现在的养老院很先进,有钱就能享受高待遇,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用两个故事告诉你,进养老院养老真的好吗?
1、攒钱住养老院,与孩子各过各的
今年已有50岁姐刘和丈夫俩人目前工作非常稳定,每个月都能拿到稳定的工资和保障,而他们刚大学毕业的儿子正处在工作的迷茫期中,还没有稳定下来。
谈到养老的问题,杨姐的态度十分乐观,她曾对儿子说:“你是个成年人了,以后你自己的事情我们无法帮到你,我们攒的钱就留着以后养老,不用你浪费精力在我们身上,咱们以后各过各的生活,都省心。”
杨姐这种养老的心态很符合现代化养老,但仔细思考后会发现,这种所谓的“金钱万能观”往往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当孩子被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之后,就会开始认为无论什么事情,只要用钱就能解决,包括父母的养老问题。其实这样只会让孩子逐渐失去责任感,让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感情逐渐变淡,那么咱们的传统孝道该如何传承呢?
2、8旬老人被送进养老院半个月,坚持回家
陈大爷今年已经8旬了,他的孩子们将他安排送进了敬老院养老。这家敬老院各方面的条件可以说是非常不错,服务照顾十分周到,同时还有专门的医生进行陪护,孩子们认为陈大爷住进去后,会十分享受他的老年生活,自己也不用太操心。
可不到半个月,陈大爷却坚持要回家住,孩子们也十分纳闷,这么好的敬老院为什么不愿意住呢?陈大爷解释说:“在那里无论多有钱也换不来亲情和真情实意,反正我宁愿一个人住,也不要住敬老院。”
所以,有许多像陈大爷这样的老人们都在劝告年轻人们不要总想着以后进养老院和子女分开,亲情才是最宝贵的,不可能想让一个外人全心全意地照顾自己。
那么,为何大多数的老年人不愿意去养老院?
1、“养儿防老”不一定靠谱,但还存在亲情
现在的社会,年轻人都充满了压力,特别是独生子女,他们除了自己的工作外,还要照顾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当所有的问题都向他们扑面而来的时候,他们又能有多少精力放在父母身上呢?
虽然他们不能时刻陪伴在父母身边,但是能够时常去看望他们,一起吃顿团圆饭,唠唠家常,给老人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即使再好的养老院也比不过啊。
2、在残酷的社会中,许多老人都身不由己
照顾一个生病的老人究竟要耗费多大的精力呢?我朋友的父亲患了肠癌,手术之后卧床不起,身为女儿的她担起了照顾父亲的重任。她辞去工作,昼夜颠倒地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辛苦且不说,外面还负债累累,经济也难以支撑。
所以,对于像她这样的直系亲属来说,照顾自己的父亲都这么困难,那更别想拿着工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了,他们又能有多少全心全意地付出呢?
而且,现在的社会是十分残酷现实的,许多子女根本不履行赡养老人的责任,老人即使不去敬老院都无法得到很好的照顾,更别说送去养老院了。再加上我国目前地养老设施并不是很完善,即使条件好的老院费用也是相当高,一般人难以承担这费用。
总结:
别轻易下结论说等老了一定要住进养老院,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光有钱也没用。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与子女保持良好的关系,这份亲情无法替代,一定会增加我们的幸福归属感。
老年人不愿意是养老院,这份苦涩也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那么身为子女的我们就要扛起照顾父母的责任,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加幸福自在,这远比敬老院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