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新型“养老潜规则”,在很多家庭上演,子女不明说,父母有苦难言
2021-03-07 21:16  浏览:67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现在许多老年人在年轻时为了自己的孩子尽心尽力,就是想着把孩子抚养长大。盼着孩子有出息了以后自己也能过一个舒适的晚年生活。而现实却往往是相反的,我们看到现在的爷爷奶奶成了新型的保姆。


新型“养老潜规则”,在很多家庭上演,子女不明说,父母有苦难言:

好多年轻人由于生活压力大,养育孩子的成本高等原因。仅仅依靠夫妻两个的努力根本很难养家糊口,如果家里老人没有退休那么生活还是比较艰辛的。

上了年纪的老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其实是非常怕吵闹的。如果是身体硬朗还好,假如身体相对不是太好,带孩子还是比较吃力的。但是为了家庭和睦相处,大多数老人也愿意做出让步。所以现在在幼儿园门口接送孩子的大多数都是爷爷奶奶。


虽然说是养儿防老,可是现实中有多少老人到了六七十岁了还得为儿女操心,帮助他们带孩子。所以现在老年人看孩子好像已经成为了一种惯性思维。

有这样一个例子,说的就是婆媳之间的矛盾。记得是从电视上看到一期调解矛盾的节目,说婆婆来伺候月子里的儿媳妇,由于过度节俭导致关系紧张到几年媳妇都没回家过年。


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由于奶水不足,媳妇就让婆婆先给孩子喝奶粉。所以婆婆就经常抱着宝宝进进出出,媳妇一个人在医院非常难受。

媳妇感觉身体弱想喝点排骨汤补充营养,可是婆婆只让放几块。媳妇想多放一些这样炖出来的汤汁才浓郁好喝,可是婆婆说清淡点好硬是没有多放,所以这件事让矛盾更加升级。


最后由于婆媳关系不和睦媳妇决定自己带孩子不让婆婆帮忙带。许多婆媳关系紧张都是因为坐月子时的冷遇,有些甚至是在老人年迈之后也没有恢复来往。

我们想一下如果婆婆能在媳妇最难的时候施以援助之手。婆婆给媳妇雪中送炭,悉心照料媳妇坐月子那么相信媳妇会铭记于心。一家人的也会因为和谐而充满欢乐,以后老了不仅儿子关心照顾老两口媳妇也会感恩而去照料自己的婆婆。


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很难调节和把握的,老人确实没有义务去再看下一代孩子。老人操劳了一辈子就等着晚年图个清闲,这里面也是“有苦说不出”的感觉。从儿媳妇这边考虑,如果有一位能帮忙看孩子就比找保姆更放心同时能兼顾工作。


那么只有把握好分寸各让一步才能让彼此相处起来更加愉快,媳妇要是懂事也该去体谅老人,包容老人的一些与自己不同的观念。现在家里是独生子女的也很多,老人帮忙照料孩子虽然辛苦但是能减轻年轻人的压力。能够尽力帮助的话还是要做好带孩子的准备的。


怎样平衡婆媳之间的关系让养老和教育儿孙不冲突需要一定的智慧:

1、注意月子期间对儿媳的悉心照顾

新手妈妈在怀孕和坐月子的期间是最需要人关心和照顾的,在这个时候作为婆婆也不应该忽略了对儿媳妇的照顾。自己的儿女不用说,肯定是对自己的老人百依百顺。如果婆媳之间关系相处好了,以后也助于老人今后晚年享受儿孙满堂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


2、从人力或者物力上尽量帮助孩子们

在老人退休以后应该做好自己的打算,如果实在不想帮忙看孩子的话。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很多的公婆在退休以后选择过自己的生活。现在的生活压力不小,在自己的孙辈还小的时候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援也能够让家庭关系更加和谐。老人能够坚持锻炼好自己的身体不给儿女增加负担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3、儿女心存感恩不要过分要求

我们平时可以了解一下老人的爱好,在带孙子的过程中,如果妈妈晚上下班回家有时间,尽力去照顾自己的孩子。这时候可以让老人休息,许多老人选择在晚上的时候去健身所以晚上的时间可以由老人自己支配。


平时如果老人喜欢热闹一家人能够在一起相互照应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提前让老人在自己家里住着,给老人心理上一定的安全感,可以保障老人晚年的生活老有所依何乐而不为呢。


总结:

虽然现在的老人带孩子已经成为了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但是确实是给老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年轻人不要太去苛刻的要求自己的孩子还应该是主要自己负责。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能够有婆婆帮助,应该心存感恩。一味的抱怨并不能让生活改变什么,所以积极乐观的去处理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事情,这样的好心态对于有了孩子的宝妈非常重要。


发布人:7a71****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