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双节”送关爱 助老不停歇
2020-10-10 09:08  浏览:74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今年中秋的满月,朗照着国庆,中秋和国庆就此撞了个满怀。“双节”期间,牡丹江晨报“爱心帮”开展助老活动一刻也没有停歇。志愿者们组团分别来到常年帮扶的老人家中,为他们送去节日祝福和贴心陪伴。数年坚守不忘初心,志愿者们将承诺化为行动,用真情温暖了老人的心。

助老数年 温情满满

刚刚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疫情,让国人百感交集。作为寄托人们对家庭团圆、生活幸福美好愿望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和国庆节的来到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双节”期间,本报“爱心帮”发起助老活动后,“爱心帮”二部志愿者带着大家AA制采购好的豆油、月饼、鸡蛋和水果等物资,陪伴常年帮扶的芦永杰、吴凤英和赵凤兰老人,度过了一个美好的节日。

第一站,志愿者们来到芦永杰家。看到志愿者的到来,芦阿姨高兴得像个孩子。据了解,多年前,本报“爱心帮”志愿者与空巢老人芦永杰相识,便一直将她和老伴作为关爱对象,经常上门探望。

2018年,芦永杰的老伴去世后,没有亲生子女的她先后住过养老机构和妹妹家,此后,志愿者们对她的关爱有增无减。“这些孩子对我太好了,让我体会到了当母亲的幸福。”芦永杰说,因为有退休金,她在生活上没什么困难,但老伴去世后,她变得无依无靠,十分孤单。志愿者关心、陪伴芦永杰多年,这让从未生育过子女的她感受到了满满的温情。

离开芦永杰的家,志愿者们来到“吴妈妈”家。多年来,志愿者们早已视老人为亲人,而老人也将大家视为自己的孩子。“你们又不听话,买了这么多东西。”看到志愿者来探望自己,吴凤英告诉记者,每次孩子们买东西,她心里特别过意不去,心疼大家为自己花钱。说话间,老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志愿者周丹告诉记者,吴凤英是一位空巢老人,平日里与女儿的联系很少。虽然老人的经济状况不好,还曾靠捡拾废品补贴生活,但善良的她有困难从不愿麻烦大家。如今,几年接触下来,她与志愿者们的关系越来越近。

赵凤兰一直是“爱心帮”志愿者最为惦念的老人。如今81岁的她照顾脑瘫外孙和患有精神疾病的小女儿近30年。通过本报报道,多年来,经常有爱心人士关心赵凤兰的生活。“这些年,他们没少为我花钱,我都记在心里,认识他们是我的幸福。”见到志愿者,赵凤兰打开了话匣子。她告诉记者,“爱心帮”志愿者帮她已有5年时间。如今,考虑老人靠低保生活,家里还有患病的亲人,为此,大家想制定新的帮扶计划,让赵凤兰一家能够感受更多的关爱。

用心关爱 重拾幸福

多年来,助老始终是本报“爱心帮”主打活动之一。除了对接帮扶养老院的老人外,孙桂秀是本报帮扶的第一批居家孤寡老人。节日期间,“爱心帮”志愿者杨光以及数名志愿者来到老人家中探望。

据了解,孙桂秀的丈夫和儿子因病去世多年。8年前,孙桂秀查出乳腺癌,随后又患上多种疾病。独居生活加上疾病缠身,孙桂秀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我的生活很不幸,但幸运的是我有很多‘孩子’。”孙桂秀口中的孩子,就是本报“爱心帮”一部的志愿者们。多年来,志愿者时常陪伴在孙桂秀的身边,今年的“双节”也不例外。在孙桂秀家,志愿者们打扫卫生、陪她聊天,还贴心地为她化了淡妆,庆祝节日。

孙桂秀喜欢听歌,大家合唱了经典老歌、跳舞,还演奏了葫芦丝。孙桂秀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老人说,正因为有志愿者们的陪伴和关爱,她的生活才有了盼头。

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爱心帮”的志愿者在行动,社会各界也为此付诸了行动。节日期间,西安区西长安社区以及圆明社区等多个社区也开展了助老活动,为辖区的孤寡、空巢老人送去慰问品和关爱。

虽然陪伴的时光短暂,却被老人们所珍视,他们的感动之情溢于言表,受助老人中有的行动不便,说话也不流利,唯有用紧握的双手表达他们的谢意。


【来源:牡丹江文明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发布人:afd9****    IP:106.39.87.***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