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8日,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在北京表示,到9月底,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2.1万亿元,总支出2.8万亿元,基金累计结余4.5万亿元。聂明隽指出,“我们在出台这些政策的时候,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已经作了充分预判和精确测算,能够确保养老的按时足额发放。这点请大家放心。”总体来看,国内绝大部分省份养老金发放没问题,个别发放有困难的省份,在中央的帮助下也能确保按时发放。
养老金能够按时发放,给老百姓吃了颗定心丸,但是养老金虽无近忧,却有远虑(退休人数越来越多)。所以,国家为了养老金能够及时发放,就提出了延迟退休的方案。其实,早在2017年我国就推出延迟退休的方案,逐步提高退休年龄至65岁,随后在未来5年进行过渡,并于2022年正式实施。不过,到了2020年底,仍没有相关政策出炉,因遭到多数民众的反对,所以,延迟退休仍遥遥无期,但可以肯定的是,延迟退休政策将会势在必行。
延迟退休制度之所以至今还没有正式出台,主要是国家对延迟退休持谨慎的态度,一旦实施延迟退休将会影响到几代人养老金收入,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比较流行的是,社科院的渐进式延退方案,就是每年男性到60岁后就延迟三个月退休,而女性到55岁年龄,则延迟半年退休。如此一来,每年都将退休年龄推迟几个月,让大家一时感受不到延迟退休。
就在大家苦苦等待延迟退休政策出炉之际。不久之前,山西、河北省等一些地方政府却发布了“提前退休”的相关政策通知。究竟是哪些人现在可以享受到提前退休的待遇呢?第一类,公务员编制,只要工作年限满30年,或工作年限满25年,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第二类,主要是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只要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因特殊工种而提前退休,不过,这类工种提前退休,主要是工作环境对人的身体危害较大,实际也很难干到60岁。
第三类,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可办理因病提前退休。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由医院出具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如果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就可以办理因病提前退休。第四类,还有因工致残(也可以是职业病),由医院证明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提前退休。
从以上几类提前退休情况来看,能够提前退休的人是少数群体,多数群体还是要面对延迟退休政策,对于一些体力劳动者来说,他们好不容易熬到60岁可以退休了,再干几年也做不动了,而且自己岗位也无法让给年轻人来接班。而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60岁退休实在太可惜了,此时正是精力充沛,经验丰富之时,工作轻松的人是不太愿意60岁按时退休的。所以,我们认为,应该执行弹性工作制,只要男女都到60岁以上,就可以自由选择退休年龄,只是你想早点退休,养老金就会少一些,晚一点退休的人养老金会多一点,通过养老金的高低来调节人们退休的意愿。
事实上,刚才说的那些提前退休的人群,毕竟是少数人,多数人都要面对延迟退休的问题,延迟退休虽然不可改变,但也不能搞一刀切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应该更加人性化一些,让愿意60岁退休的人退休,让愿意65岁退休的人晚一点退休,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不过,选择60岁退休的人可能养老金会比晚退休的人要少一些,这样就更加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