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民生之依。近年来,陕西省神木市高度重视农村养老工作,把农村养老事业作为全市重点民生工程来抓,创新农村养老服务模式,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村老年爱心灶、养老院和互助幸福院建设,让老人们养老不离乡、日常生活有照料、身体健康有关心、文化活动有保障。
农村养老院提升老人幸福感
日前,在神木市锦界镇青草界村养老院,老人们有的跟着欢快的音乐锻炼身体,有的在下象棋,有的坐在房间里看电视,大家其乐融融。“我是养老院里的第一批‘住客’,现在村里的老年人基本都住在这里,大家一起下棋、打牌、看电视、聊天、唱歌,一起锻炼一起吃饭,最主要的是这里经常组织文艺活动,还有卫生室,随时可以进行健康检查,比住在家里幸福。”提起养老院的生活,82岁的村民李爱爱高兴地说。
青草界村养老院从2017年正式启动运行,由村集体筹资、政府补贴修建,设有活动室、宿舍、餐厅、厨房、室外活动场所,还增设了卫生室和蔬菜大棚,主要解决村内的五保老人和70岁以上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让老人们“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养老院不仅是老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也是汇聚爱心的纽带、传递亲情的桥梁,经常有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来给老人们送温暖,老人有困难也可以随时寻求帮助。”该养老院院长白有有告诉记者,每逢传统节日,学校的孩子们会来到养老院,给老人们表演节目,老人们自己也会自编自导表演节目,看演出、吃团圆饭,让老人享受周到的养老服务。
“锦界镇目前共有养老机构11处,6处正在运行,惠及全镇140位老人,今后,我们镇将继续整合资源,在老年人相对集中的村庄联合建设互助幸福院或养老院,不断提高覆盖率。同时,将从老人的实际需求出发,进一步提高建设和运营水平,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锦界镇人大主席张俊堂表示。
随着神木市农村养老院的不断建成投运,进一步完善了全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不断解决了农村独居、空巢、留守、高龄老年人的养老难问题,切实增强了广大农村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互助幸福院开启养老新模式
2020年11月,滨河新区街道骆驼场村78岁的雷正堂和老伴一起住进了村里新修建的互助幸福院,生活起居有人照顾,休闲娱乐有人陪伴,从此,院落宽敞、起居温馨的互助幸福院就成了他们的幸福的家。雷正堂说:“一日三餐,饭菜搭配营养,衣服被褥经常有人帮忙清洗,住在幸福院里一个月只需要200元,房间里水电暖齐全,还有电视机、沙发、衣柜和独立的卫生间,住在这比自家的条件还好呀!村里的互助幸福院让我们老年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雷正堂口中的互助幸福院位于骆驼场村村委会隔壁,幸福院里设有棋牌娱乐室、宿舍、独立的厨房和餐厅,主要服务对象是村里70周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或困难老人,目前入住的老年人有27人。“吃完饭没啥事儿,老姐妹几个就往一起凑合,唠唠嗑、打打扑克,啥烦心事儿没有,就是乐呵、开心。”村民宋秋英正和左邻右舍的姐妹们夸赞着幸福院的幸福生活,老人头发一丝不乱、衣服整洁如新,笑容总是挂在眼角眉梢。
骆驼场村互助幸福院这种“集中居住、就近养老、统一管理、互帮互助”的养老服务,是神木市农村养老服务模式的拓展和延伸。
近年来,神木市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基本养老公共服务能力,按照“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总体思路,采取改建、扩建、新建等多种建院形式,全力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为老人提供日间休息、休闲娱乐等综合性、公益性服务,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养老服务难问题,为农村老人们搭建起文化娱乐活动阵地,丰富广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获得感明显增强。截至目前,神木市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228家,惠及农村留守老年人3180人。
老年爱心灶让老年人吃上“幸福饭”
在滨河新区街道水磨河村村委会的“老年食堂”里,20多位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他们一边闲聊一边等着开饭。餐厅里宽敞明亮,餐桌干净整洁,这天的午餐是豆角然然菜、馒头、稀饭和小菜,老人们围坐在几张餐桌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吃过午饭,76岁的村民汪娃泽与老伙伴坐在一起聊天,说起现在的悠闲日子,大家笑容满面。汪娃泽与子女分开住,平常,她经常一天只做一次饭,早餐午餐并一块,晚上再把剩菜剩饭热热对付过去。“灶上的饭菜调配得合理,又营养卫生,我们都特别满意。”汪娃泽说,村里的“老年食堂”离她家就几百米。平日,她早早来到这,到了傍晚才溜达回去,休闲、吃饭两不误,用她的话说,“这才真正享福”。
为方便老年人就餐,在神木市政府和滨河新区街道的支持下,通过村委会和村民小组自筹,2020年7月1日,水磨河村开设了老年爱心灶,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只需要付饭钱5元。在设立“老年食堂”时,该村专门选择老人居住聚集地分设了四个食堂,购置了桌椅、餐具、保温箱等餐饮设备。在饭菜搭配上,食堂管理人员还会根据老年人的口味定制食谱,菜单每周更换一次,每天都不重样,厨房操作透明,食材可溯源,每一餐都是按照营养比例进行搭配。“村里的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的有一半多。现在,有了老年食堂,大家互帮互助,饮食健康有保障,子女也放心。”71岁的村民奥夏则对村里的“老年食堂”赞不绝口。
水磨河村“老年食堂”是神木市提升农村养老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神木市还积极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根据村组实际,推行“爱心灶+居家养老”模式,不仅解决了老人们的吃饭难题,还让老年人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幸福养老。
(白焕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