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后以后养老靠子女还是去养老院?毋庸置疑,靠子女有点悬,但也有少数的老人会去养老院,我的选择是靠我自己。
中国人口的密集,就如上海已经进入了老年化城市,越来越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每天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再加上国家鼓励生二胎,可想而知对,带给中年人的压力如泰山一样,想从肩膀上移下来?难真难。
生二胎生一胎生三胎,对年轻人来说,他们只是肚子里放一放,最终的结果是双方老人带,双方老人贴补奶粉尿布和生活各种非要,就连孩子打预防针也是双方老人的事,对他们来说,只有坐等双方老人躺在床上了,再也帮不了,口袋空空了,那么才逼着他们自立起来。
所以说中国的历来教育或许真的要学学西方文化,孩子成年了,得放开慈爱的双手,让孩子在摸滚摔爬中茁壮成长起来,那么60、70以后养老可以靠子女的多一些,要不然这个年纪的人这个时候该为自己考虑一二了。
那么照目前的情况来看,60、70以后养老靠子女还是去养老院?你怎么选择?以下来告诉你。
一、四分之二贫困家庭老人以后养老只能靠自己。
想靠子女,想都不要去想,谈都不要去谈,门都没有。但这里面包含极少部分的老人会靠子女,因为这些孩子懂得父母的不易,父母的艰辛,再苦再累也会把年迈的父母照顾好,让他们颐养天年。
贫困的老人想去养老院?怎么去?去养老院不是三瓜二枣就可以去的!据我所知一般的养老院一个月需要六千左右,而好一点的要一万多甚至更多,可以想象贫困老人拿什么去养老院呢?靠张老脸能进去吗?
由于贫困,子女的条件也不一定很好,让他们拿出一部分钱来帮助去养老院,这是不现实的。所以说这些老人只能靠自己。
二、四分之一有积蓄有房子的老人养老会去养老院
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城里老人,有房子有退休金,吃穿不愁,有事没事还结伴到处旅游,对这些老人来说夕阳正是无限美好的时候。孩子都大了,也都不在身边。就算在身边,对他们来说,他们也会把自己的生活先过好再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他们会把平时的积蓄的一大部分保存好,等到自己身体已明显不如往年的时候,他们会选择去养老院,颐养天年。因为对他们来说靠子女,子女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孩子需要照顾,再让他们分心照顾,一是照顾不周全,二也真的难为他们了,所以去养老院是最明智的选择。
就如我楼上的一对老夫妻,现已白发苍苍,他们都是城里双职工,退休后每人可拿六七千退休工资,子女和他们不住在一个区,来往也极少,逢年过节只有两个老人赶着去看望小辈。所以对他们来说,以后养老必然是去养老院。
一是那里有专业的护理人员,二在那里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老人在一起唠嗑,和做些力所能及的运动来打发余生,虽然没有亲人班的感觉,但在那里可以找到自由以及定时定点的细心照顾。不像在家里万一生病了,连倒杯白开水的人都没有。
这些老人想得开这也由于他们自身的观念和文化要比农村老人开明和掌握的知识要多,他们有时候为自己着想了。而很多农村老人,只会想到子女,就连一块五花肉也最好省给子女回来吃,而城里老人才不会这样,情愿自己先吃饱了再说,子女要吃可以让他们自己去买,更何况子女们又不是没有钱,瞎担心啥。
三、四分之一有钱没钱的老人以后养老靠子女
很多贫困家庭里的孩子,一朝一夕受到了勤劳善良父母的熏陶,对他们来说,年迈的父母就是自己最牵挂的人。一旦老人身体觉得不适,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去关怀并陪着去医院治疗,不离不弃守护在身旁,这些老人可谓是幸福的,因为在他们的培养下,子女秉承了他们优秀的品质,所以再怎他也会陪伴和照顾老人到最后那一天。
而对于家庭状况比较好的子女,虽然事业比较忙,而陪伴和照顾父母的时间实在不是很多,但又生怕老人在家里一不小心磕着了碰着了,所以很大程度上,情愿花重金招来住家保姆一同来照顾父母,对他们来说把父母拒之门外送去养老院不是不想,在外面有头有脸的人物实在是做不出来也不能做的事情,所以说脸面胜过一切。而且在家里有保姆照料也方便和省心。所以说四分之一有钱没钱的老人以后养老靠子女。
不得不说,有钱好办事是千古不变的主题。
四、结语:
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真正到了那个时候,我相信所有老人都希望以后养老靠子女不,去养老院是万般无奈的选择。不管这个子女平时说话凶巴巴,但为父为母的老人还是情愿守在子女的身边,直到最后那一刻的到来。
而那些平时乖巧,善良孝顺的子女更是不可能让父母去养老院了,因为他们知道现在对待自己的父母这个态度,那么他们的子女也会学样,坏学坏,好学好!所以说,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不要成为一句空话,希望每一个老人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是我们大家要共同努力做好的一件事情。
#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