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直有尊敬老人的传统,尊老爱幼成为了我国优良的传统,深深的根种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尊老爱老的品质一直相传至今。在如今的社会当中,无论是一个人是什么样的身份,都比较重视“养老”。
对于自己的父母要尽心尽力的赡养,对社会上的老人要尊重爱护,对孤寡老人也要关切。这些都是从古传到今天的。实际上,这些深受国家重视的一些“养老”问题。
并不是仅仅只源于现代,现在社会进步,科技发达,对于赡养老人的一些政策更加完善,但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有尊敬老人的德行被传承,历朝历代将这方面的制度都看的非常重要。
因此,有了非常完善的养老制度,其中,尊老敬老的德行,非常值得人们去传承。众所周知,宋朝时期,除了军事力量孱弱不堪之外,其余方面都发展的非常出色,政治、文化、经济都有了质的飞跃。
甚至达到了古代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这为后世发展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朝因为人民生活进步,开始追求更高层的东西,因此,养老方面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完善。
一、完善和全面的养老制度
1、宋朝养老体系十分全面
宋朝的养老体系很完善,不管是在时间上安排还是具体的实施计划,对比前朝都更加具备系统化和正规化。就算是到了后期,南宋时候,当政权在南方境地稳定下来之后,也有理科开始恢复养老制度。
根据历史记载,宋朝的政府每年都会定时定点的进行老年人口数量的排查和统计,范围涉及到全国各地,进统计之后,政府就会根据皇帝下发的名义,给这些无依无靠,没有人赡养的老人提供很多的粮食以及日常用品。
宋朝的皇帝都是以“仁政”著名,儒家思想为国家正统思想,因此,实施的很多措施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之上。体现在社会中的放方面卖弄,展现的既有皇帝爱民心切,也体现除了政府对民众的关爱。
这样的政策之下,民众对政府和中央更加信任,也对稳定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宋朝政府在京城中还办起了“养老院”,也就是当时的福田院,专门收养无依无靠的老人。
在地方区域也建立了很多的义仓,居养院等,给很多没有生活能力的人提供服务和生活保障。并且成立了相关的专门机构,任命专门的人去负责地方的老人养老一事。
粮食、住所、医疗救助等各个方面的条件都更加完善。在养老制度当中,宋朝比较关注一些特殊群体,这个制度与我们现在的制度有很大的相似。例如科举中举的老人,退伍军人,军人家属等,都有宋朝政府的官方补助和抚恤。
家中赡养了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家庭,可以享受免除五个人以内的徭役赋税,这对于贫苦百姓来说是非常大的福利制度。这也算的上是宋朝尊老敬老的一部分制度。
2、宋朝针对“体制内”官员实行的养老制度
现在社会在“体制内”退休的人,国家都是有很多得关爱的,每个月都会有相应的退休金,以及国家对这些人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
宋朝时期,对于体制内官员也有养老制度。宋朝的官员养老制度对比前朝有了很大程度上的突破和改革,所有官员享受退休养老福利,不再受到等级的限制。
宋朝建立初期,就有了官员到了七十岁的时候,就可以申请退休,每个月都有退休尽,这个是在位最后的职位工资的一般。
不光如此,宋朝的养老福利也并不仅仅限于经济方面,在政治上也对他们的子孙后代有一些福利,逢年过节,国家还会给予补助,十分周全。
3、尊老养老,宋朝宣扬仁义和孝顺,以此安定四方
毋庸置疑,宋朝的养老制度完善都与统治者的引导和参与是分不开的,都是他们的思想到达了一种地步。在实际上,这种引导和国家历朝历代以来传统孝顺思想的共同作用,才让宋朝的社会有了尊老、敬老、爱老的状况。
特别在传统血浓于水以及孝道思想的维系之下,尊老养老受到了重视。宋朝的养老制度,比较讲究从血缘关系,也有地区缘由,到了官府有递进关系。
也就是说老人没有能力之后,以近亲先进行赡养,其次是自己家乡的赡养,如果这两者都没有办法实现,政府才会出面进行负责赡养,就近原则安排在养老院里生活。
也许是宋朝的时候养老福利制度已经十分成熟和完善,以至于大多数的时候,政府设置的养老机构已经成为了比较重要的制度,所以,亲戚养老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宋朝的养老制度相对于前朝的制度而言,已经十分完备和先进,系统化和正规化的形式让百姓生活更有保障。我们不能否认,宋朝政府在养老制度的安定之下。
尊老爱老的制度对整个社会以及后世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也影响到了后世的这方面发展。对于现代的养老制度制定有了借鉴作用。
参考资料:
《宋会要辑稿》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