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全区社会建设和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 十三五”社会治理和民政事业发展规划要求,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近年来,我区通过基本健全社会治理领导体制、基本形成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机制以及各项暖民心惠民生举措的实施,使得全区社会建设和民政工作水平不断加强,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弱有所扶领域指标明显提升。
“十三五”时期,全区社会服务水平和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切实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切实增强。紧紧围绕“9064”养老服务模式,积极推进“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发挥民政在基本养老服务方面的兜底保障功能。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建成投入运营。累计建成养老照料中心15家,养老服务驿站81家,彻底消灭了养老设施空白乡镇。
通过养老服务体系的健全,全区老年人进一步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安。“十三五”时期,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切实提升。全区基层社会治理全面提速。建立完善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大力推进社区减负,在全区160个社区普遍建立“社区议事厅”,推行“参与式协商”民主自治模式,围绕垃圾分类、物业管理、设施维护等居民关注度高的事项,广泛开展议事协商,解决群众身边事、烦心事。扎实推进18个楼门院治理示范点和5个社区议事厅示范点建设,推行村级协商自治,涌现出了“广阳经验”、“王家磨做法”典型基层治理模式。累计建成“一刻钟社区服务圈”105个,实现社区便捷服务全覆盖。建成“社区之家”32个,推动驻社区单位开放内部设施,服务居民。抓好垃圾分类和物业条例落实。广泛动员社区干部、社会组织、各类志愿者开展“敲门”“守桶”“看桶”行动。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治理,广泛开展宣传动员,扎实推进物业条例落实,提高“三率”水平。
“十三五”时期,我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的理念,社会建设越来越完善,民政工作越来越暖人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一区一城”新房山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来源: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