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arvan
作为一个上班族,真的是期待明天周六的到来,不用为了上班而早早起床,可以在家睡一个安稳觉了。但没想到的是公司临时推出了一个活动,几乎所有人都要加班,有时候真的是不想努力打工了,但为了能拿到工资,没法推脱啊!
每到不想工作的时候,就想赶紧迎来退休,过上坐着收钱的日子。但在近十年的时间了,关于延迟退休的讨论几乎一时也没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逐渐增长,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但新生儿数量降低,年轻劳动力越发短缺。为了减轻养老负担,同时为社会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关于如何科学地调整法定退休年龄的问题一直引人重视。
目前,我国的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55周岁,而放观全球,我国可以说是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大多数的欧美国家退休年龄在65岁、67岁左右。为了缓解退休年龄较早、劳动力下降的问题困扰,延迟退休这一方案一直在讨论当中。今年6月份,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20)》发布会中还有报告建议,在2025年前,将男女职工的退休年龄统一为60周岁,同时将65周岁作为目标退休年龄,将养老保险的最低缴纳年限提高到20年,改善用工荒这一难题。
在前不久出炉的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划目标。其实,在五年前就已经提出这一政策要明确出台,到目前位置,这一政策经历了从出台到实施的过程。
关于延迟退休这一问题的讨论几乎一直没有中断,看来,延迟退休真的是来了!
在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看来,1963年为中国人口出生的高峰年,而再过两年时间,第一波“婴儿潮”人口将迈入60岁门槛,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养老金账户告急,已经不允许延迟退休政策再拖了,应该尽快推出延迟退休相关政策。
有很多专家表示,退休年龄不必固定,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工作强度是不一样的。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曾提出了新方案,也就是弹性延迟退休政策,推出延迟退休政策是需要的,毕竟人均寿命在增长,但也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特殊人群,一定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照顾,根据个人的身体条件和工作行业性质,选择合适的退休时间,或是申请提前退休。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是不同的,同时工作内容不同,工作环境不一致,弹性退休政策很是有实施的必要。不能实行“一刀切”的方案,反而给人们带来麻烦。像是基层的体力劳动者,因为工作环境和个人身体条件的影响,可以申请提前退休,早日拿到养老金维持生活。而对于办公室文员、教师和医生等人员,可以适当的延迟退休,他们的工作内容较为简单,而且延迟退休所拿到的工资也很高。
杨燕绥主任提出了养老金领取“早减晚增”政策,也就是表示,法定退休年龄和领取养老金年龄要分开。可以为设定一个领取养老金的标准年龄,在未达到这一年龄时领取养老金则打折支付,而高于这一年龄时则给予奖励,这一政策的实施,则有利于人们选择延迟退休。
例如,如果国家设定的领取养老金的标准年龄为60岁,而有人申请在58岁领取,他们只能得到80%的养老金。如果他们在60岁以后退休,养老金则会按比例增加。也就是说退休年龄越晚,领取的养老金越高,同时能为社会提供一定的劳动力。
现在,国家还在加强对养老金体系的完善,提高年轻人的缴纳比例,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同时鼓励生育,增加年轻劳动力,缴纳养老保险的人越多,那退休人员所能领取的养老金也就会更有保障。
总之,养老金和退休年龄都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当然,这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家对此会非常谨慎。
关于延迟退休和养老金领取的问题,你认为什么方法最合适呢?欢迎在下方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