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家养老院工作,在这里见多了生离死别,也见多了形形色色的人和家庭矛盾。
有的老人家庭和睦有爱,有的老人家庭却支离破碎。
我们公寓里有这样一位老人,我们都亲切地叫她张阿姨,今年已经有80多岁了。
张阿姨是属于完全不能自理的,听张阿姨的儿子说,张阿姨不能自理已经有20多年了,最初也是因为脑梗导致活动不方便,后来又犯了两次就完全不能自理了。
阿姨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性格也很内向,阿姨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前些年因为生病也已经去世了,但阿姨并不知道。只是偶尔会在护理员面前埋怨几句,说她女儿不孝顺,也不过来看看她。
但是我每次上楼看张阿姨的时候,张阿姨都会拉着我的手说:“闺女,你长得特别像我的外甥女,看见你心里就觉得特别亲切。”说完总是眼神中含泪。其实我心里明白她是想她的女儿了。
今年已经是阿姨在公寓住的第五个年头了,因为他儿子在上海工作,每个月只能回来看望阿姨一次,所以大部分时间阿姨都是一个人呆呆地望向窗外,若有所思。
我对他儿子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四十出头的他头发几乎全白了,但他却是一个极其有素养的人,每次路过前台(我在前台上班)都会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听其他同事说,前几年他妻子因为他赡养母亲的问题跟他离婚了。
其实仔细想想他的压力也确实挺大的,张阿姨不能自理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听说之前都是在家里给阿姨请保姆。所有的吃喝拉撒加上吃药每个月至少要三四千块,在我们这样的小县城,每月三四千块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它相当于是一个人全部的工资。因为母亲一辈子都没上过班,更没有养老保险,所以这个费用只能全部由儿子来承担。
后来他妻子就经常因为钱的事情跟他吵架,两人的矛盾也越积越深,过不下去就离婚了,八岁的儿子也跟了女方。
离婚后,他不仅要赡养母亲,还要支付儿子的抚养费。只能把母亲送到我们公寓,一个人远赴上海打工,自己一个人在外边省吃俭用,每个月还要攒下车费回来看望母亲。
相反,在我们公寓里也居住着很多退休的老人,他们有的是老师,有的在机关单位里边上班。有退休工资,而且也是自愿住进来的,因为子女都比较忙,她们总是笑呵呵地说老了不能拖累子女,他们自己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未来。
但他们的子女也都很孝顺,每到周末都会带上孩子来公寓看望自己的父母,一家人看起来也很和谐。
我常常在想,这个世界上的真理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说没有给自己准备充足的养老金,不仅自己老了活得没尊严,最重要的是可能孩子也会因为你生活的一地鸡毛。
所以,人老志气不能老,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留一点养老金。只有与子女们保持经济独立,才能不连累子女,与子女相处融洽,安享晚年。
所以年轻的时候,给自己一个保障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