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是一些老辈人的顽固思想。
在他们认为,儿子才是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人。女儿再好,始终是外人,是“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
为此,总是会有“偏爱儿子,忽略女儿”的现象,把能给的财产、能尽的力气,都给了儿子家。
然后老了,行动不便了,需要照顾的时候,想起女儿才是“贴心的小棉袄”,该让女儿尽尽孝心了。
没错,儿女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可是父母做不到一碗水端平,一味地宠溺儿子,委屈女儿,最后还要道德绑架女儿不孝敬父母,这样拎不清的老人真的让人无语。
赵姐就遇上了这样的烦心事:
赵姐父亲前两年去世了,家里剩下75岁的老母亲。
以前父母都在时,老两口自己住,互相有个照应,赵姐也时常回家探望,还比较放心。
如今父亲不在了,75岁的老母亲一个人在家,老人还患有高血压,赵姐怎么想怎么不放心。
老人也怕孤独,想跟儿女住在一起,先去了儿子家。儿子是单位的小领导,工作很忙,经常出差,孙子在外地上大学。家里经常只有老人和儿媳两人在家。
儿媳对老人,始终是冷冰冰的一张脸,做好了饭菜,自己独自匀出一份去房里吃。生活中也不闻不问,只当老人是空气。
老人哪受得了这个,打电话给赵姐,说再也不想在儿子家呆了,自己要去跟女儿一起住,享享女儿孝敬的福气。
赵姐没说什么,可心里却很委屈,不平衡。
赵姐说,自己的父母从小重男亲女,自己成绩好,父母却只让她读了个中专;弟弟成绩一般,父母却花钱找关系让他上了大学,还说男孩子不上大学,以后就没出息。
长大后也是,自己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各地奔波,弟弟一毕业,家里就花钱找好了关系,进了国企工作。
后来,父母又出钱帮弟弟在城里买了房,带大了孙子。而她,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幸亏她嫁得还不错,老公虽不是大富大贵,却也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赵姐说:这么多年,父母眼里只有儿子,从来没有关心过她。甚至父亲去世后,她75岁的母亲直接把父亲名下的两套房产给了儿子继承,只打电话来让她去签字放弃继承。
赵姐说,自己不争不抢,是知道争不过,也抢不来。老母亲根深蒂固地认为:一切家产都是儿子的,女儿是外人,没份!
可是,当老人在儿子家呆不下去的时候,又想到了赵姐,她要来赵姐家养老,理由是:你是我女儿,你不管我,谁管我?
赵姐说,老母亲75岁了,没人照顾自己也心疼,就接过来一起住吧。
住着住着,赵姐越来越心寒:母亲在她家,经常念叨着儿子好,手里有几万块钱,存折在儿子手里,密码也只有儿子知道。
一切花销都是赵姐出,这还不够,老人时不时还把零花钱存起来,等节假日时偷摸塞给孙子。
赵姐说,自己的女儿也快结婚了,自己还打算去帮女儿带孩子。可老母亲怎么办?自己出钱出力不讨好,满是委屈和不痛快。
确实,有一些老人,如赵姐的母亲一样拎不清:财产让儿子继承,养老却让女儿负责,还不许有怨言,有,就是不孝。
都说“养儿为防老”,可是说实话,身边有不少是女儿在承担养老的义务,儿子养老比较少,儿媳养老就更少了。
既然如此,做父母的,在分配财产时,就应该公平一些,至少不要让女儿寒了心。
今日话题:如果你有两套房子,你会留一套给女儿吗?欢迎留言讨论。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