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森林康养论坛成功举办
周末参加了春波博士的首届森林康养论坛,论坛是高朋满座,演讲水平在高于近几年的平均水平。
特别是原北京林业大学校宋教授的演讲中特别提到:森林康养在“养人”的同时,更要强调保护环境,不能给人做了康养,最终把环境给破坏了。
被动式养老
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过了一万美元的大关,对于生活品质有了不同的需求。
现在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比建国时高了不少,多数人在退休之后,还有大几十年的日子要过。
在过往的退休生活里,含饴弄孙是最主要的责任和乐趣,其次就是整些个乐器、书法、绘画之类的业余生活,再就是散步、健身了。
总而言之,退休生活是安逸的、休闲的,多数情况下可以讲是无聊的。
有一老友就讲:某种意义上讲,退休之后就要是消耗掉去逝前的若干年时间。
变被动为主动
如今的退休人员多数健康状态良好 ,工作经验积累得够多,假如在“无聊”的养老之外,能够参加一些创造价值的劳动,既是对社会的贡献,同时也是让更充实——除了消耗资源之外,还从事一些生产性工作、创造价值,不亦乐乎!
比如从事一些农业体力劳动,会让脑力养老之外增加一些体力活动,对长寿很有好处,袁隆平和储时健就是很好的例子。
又如,让健康的老人从事一些照顾其他失能老人的工作,储蓄一些时间,未来在自己不能自主、无法自理时使用,同样是一种生产性的工作。
主动式的养老,有一个重要功能是向社会宣誓:我还健健康康地活着。
未来的养老,会细分成七分主动式加三分被动式,那是理想、健康的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