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婆今年78岁了,最近她有些心烦,她的两个儿子,也就是我的舅舅们因为一份存折吵了起来。
故事还得从两个月前说起。
01 舅舅们的争吵
我的外公在两个月前因病不幸离去,因为外公外婆主要是跟着小舅舅一家生活,所以外公的葬礼由小舅舅主持。大舅舅一家因为早年外公家里穷,结婚后就早早地分家出去单过。
事情就发生在葬礼的一个月后,不知是谁提起,老爷子以前存折里存了不少钱,应该拿出来,以后的生活由两个儿子负责,自古财帛动人心,涉及到钱的事情,即使是亲兄弟也会起争执。
存折存折里有6万块钱,是外公和外婆的政府补助以及外公帮助村里乡亲做些手艺活攒下来的辛苦钱,老两口用这笔钱,买买肉,蔬菜自家菜园种的有,平时买点烟抽,日子倒也过得舒坦。
外公在的时候,慑于外公的威严,两个儿子儿媳虽然对这笔钱眼馋,但是没人敢吱声!但是现在外公不在了,这股家长的威严也跟着走了,两个舅舅开始动这笔钱的心思。
谁都想要这笔钱,但是明显分赃不均,开始吵了起来,小舅舅认为以前父母跟自己过活,以后老母亲也跟自己生活,这笔钱应该由自己保管,作为外婆以后的生活费,大舅舅则认为外婆也并不是住在小舅舅家,只是两家挨着,外婆生病都是几个兄弟姐妹平摊,这笔钱应该两家均分。
谁也说服不了谁,然后争论升级,小舅舅说大舅管不了家,钱都被儿媳管着,这笔钱给了他,一定被儿媳妇私吞了,补贴娘家,大舅舅则说,平时小舅舅一家对外婆都是不闻不问的,这笔钱要是给了他,结果用在外婆身上还能有几分。
皖南农村眼见争执越来越大,母亲赶紧将我们这群小辈,带离现场,后面这笔存折到底如何分配我也不得而知。
后来,我问母亲结果,母亲摇摇头,无奈地叹口气,对我说道:有空的时候多去看看外婆,她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没几年的日子,多看看她吧。
其实,仔细想想,我也能猜到两个舅舅为何要争这笔钱,都怕外婆耳根子软,哪个小辈说点好话,就能把钱交出来,都怕自己被别人占了便宜。
可是,吃相有点难堪,让我有点难过。
金钱02 吉祥如意
当我在电影院看到大鹏导演的新作《吉祥如意》时,我的脑海里,立刻想起舅舅们的争执。
同样地,两件事情都是突如其来,大鹏想要拍一场姥姥的春节,结果不幸的是,姥姥的离去,在关于三舅王吉祥的赡养问题上几个舅舅争执不断,让原本和谐的家庭被撕裂。在我印象中,我的两个舅舅都无比慈祥,相处和谐,然而外公的突然离去,家庭的大家长离开,立刻将这层表象撕碎,我心中舅舅们的形象轰然倒地,我到现在也分不清谁对谁错,只是每次看到外婆都为她感到心疼!
都说养儿防老,可是当人老去,年华不在的时候,儿孙真的能够靠得住吗?近些年,子女抛弃年迈老去的父母,不愿承担赡养责任的报道,屡见不鲜。父母十几年含辛茹苦地将儿女培养长大成人,供养上学,结婚生子,成家立业。此时劳累了二三十年的父母,已经渐渐老去,霜染华发,皱纹爬满了面庞,怎么忍心并狠下心抛弃他们呢?
牵着你的手,全世界没啥可怕的小时候,父母如山,巍峨而庄严,挡住外面的风风雨雨。
小时候,父母如海,广阔而无尽,包容子女的任性脾气。
长大后,父母是包袱,怎么也甩不掉,嫌弃他们土里土气,却忘了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
春运中的母女03 关于养老的思考
人都会老去,这是生老病死,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
如何养老?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只要工作不丢,五险一金一直交到退休的时候,老了之后的养老金应该能保证基本的生活。#养老#
但是,我们的父辈甚至祖辈呢?大多数农村,没有这种保障,像我的外婆大字不识,生于民国,长于新中国,没什么技能,种地做农活是把好手,可是人老了,身体也不行了,偶尔种点菜都累的不行,外公在时,还能靠着外公的手艺活,两个老人过着相依为命但是幸福美满的日子。但当外公走后,大字不识又没技能傍身,身体还不好的一个老妇人,该如何养活自己?指望两个舅舅?以前我是放心的,可是现在我却有点担心。
对于如外婆这般的农村老人该如何养老?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或许保证她们每天基本的饮食生活是没什么问题的,母亲每半个月会抽空去看外婆,都会帮外婆买一大堆菜,洗好衣服被褥,打扫好卫生,似乎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物质上虽然不会很丰富,但至少不缺,舅舅们虽会为钱争吵,但至少不敢断了母亲的基本物质生活。
似乎,外婆的养老不成问题。
可是,上次当我回家看望她时,她一个人坐在屋前,目光却是望着屋里外公遗像,眼泪在打转,嘴里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的样子,让我明白,失去爱人的她,晚年生活绝不是基本的物质生活就能足够的。
如果是在城市,可能还会有老人社区,老人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排解寂寞,可是在农村,分散居住,子女又都忙于自己的工作,晚上回家也都很累了,独留老人一人空守寂寞的屋子,如果老伴在的话,两个人还能说说话。可是当外公走后,也带走了外婆能够倾诉的对象。
所以,农村养老其实最大的问题在于精神上的不老去!而精神上,想要不老去,多与人交流,多走动,让寂寞孤独远离,或许是重要的途径。
曾经传唱大江南北的《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多少父母的心声,可是儿女也忙,工作上的事,家庭上的事,重担都压在子女身上,多数时候,老人想要找儿女倾诉,儿女都是在忙,这也不能怪子女,毕竟人到中年,危机重生。
或许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重要,或许在农村,我们的居委会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关注老人,尤其是鳏寡老人,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点亮晚年生活,或许如此社会会少很多争吵,更加和谐!
满足物质生活的养老是基本,满足精神生活的养老才最精彩!
空巢老人祝愿天下父母都能度过一个安详美满幸福的晚年生活,祝愿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的母身体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