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生活水平提升,大家享受的社保保障也变得更高,很多人都注重社保的缴纳,找工作时会特别关心社保缴费情况。有了社保后,大家在医疗和养老上就会有所保障,很多人感慨养老难度大、看病花费多,而社保就可以减轻大家的负担。
2020年,养老金继续上涨5%,目前已实现“16连涨”,医保福利也在加大,即便物价迎来了上涨,大家也不需要担心负担大。
前不久,医保局等3部门联合发表文件,如果医保已连续交2年以上,因工作或其他方面的问题,医保在职工、居民医保间转换,其断缴期限在3个月内,续费后就可享医保福利。超过3个月,各地可设置“等待期”,只是不能大于半年。
有人好奇,职工和居民医保为何要转换?职工医保的待遇不是更好吗?其实想要享受社保的福利,那就需要上交一定的期限,缴纳15年以上才能在老年领取退休金,如果没有上交15年,那就需要延长缴费时间。
只是,居民社保目前还是可以一次性补缴的,因此这些人才会选择将职工医保转变为居民医保,这样的话依旧能享受医疗报销的好处。
这么做也可以,但领取的养老金会有所下降,难道没其他方式补缴了吗?专家表示,2020年可采用这3种方式,统统处理。
1、逐年上交
这种方式就是按年进行补缴,这样大家的负担不是太大,如果已经补交5年,依旧没上交15年,此时可选择一次性补缴。这种方式也有弊端,需要上交滞纳金,如果经济负担重,那就别考虑了。
2、一次性补缴
尽管对普通职工来说,无法继续享受一次性补缴的好处,但依旧有3类人可继续享受补缴的待遇。首先就是2011年前退休的国企、事业单位员工;其次就是1961-1982年间的下乡知青,且也算工作年限;最后就是2011年前参保,且男65岁、女60岁以上的人。
3、延迟退休
这种方式是大家自愿选择的,在临近退休时,社保没有交齐,自己的健康状况良好,且工作负担不大,那就可选择延迟退休的方式,比如说律师、教师、医生等,单位会帮忙上交一笔钱,社保金的缴费负担不大。
如果这些方式都不行,那就只能选择放弃社保,将过去缴纳的个人账户内的钱取出来,但今后不能享受社保福利,一定要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