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政协第十五届成都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期间举行的《政府工作报告》协商建言座谈会在金牛宾馆天府楼天瑞厅举行。
这场会,每年都是成都市“两会”期间的“重头戏”。一方面,成都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将与数十名来自不同界别的委员们面对面交流互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另一方面,这场会的风格以“鲜活”、“实在”、“热闹”见称,每次都是委员“直言不讳”,政府“有问必答”。
今日也不例外。
上午9点半,铃声响起,政协委员们全体就座。成都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与市政协各界别委员们共聚一堂,面对面听取政协委员小组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
成都市政协主席李仲彬主持本次会议。“这场会,咱们要开出政协范儿!政协范儿就是‘讲短话,讲真话,讲管用的话’!”他在开场时再次为会议风格定了调:“不要回避问题,不要照本宣科,就实实在在地来。”
于是在接下来2个多小时的会议中,来自不同界别的委员们抢着举手、争先发言。最终有12名委员成功“抢麦”。大运会、营商环境、全龄友好、城市通勤、本土企业提升……这些都成为了委员们提问的“关键词”。
会上,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有问必答”,12名委员“开麦”提问,马上就得到了回应。
他“强烈建议”:大数据赋能,提升通勤效率
“大家开始举手吧。”主持人李仲彬宣布交流环节开始。
第一个抢到话筒的“幸运儿”,是成都市政协委员、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波。
没有过多前缀,他直入主题:“我有一个强烈建议,加强大数据的应用力度,高质量提升城市的通行效率。”
邓波建议,采取本土优质专业企业加全国大型企业相结合的模式,建立成都公共交通大数据平台和公共交通服务平台,帮助公交地铁等通勤工具向通勤人群精准推送出行信息,有序地引导人们错峰出行和分散出行,提升出行的舒适度。此外,他还建议构建“乘客变顾客”的交通出行场景,精准地向乘客提供商品和服务,“大数据赋能,让出行如丝绸一般顺滑!”
他的建议马上得到了回应。城市的管理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是一座城市非常有价值的资产,要把数据作为城市资产来管理和经营。对于大数据的应用,成都一直在进行相关工作的研究和开展,未来还将通过各类市场主体对数据的采集、使用进行深度的二次开发,完善城市大数据应用和管理平台,让数据应用更加精准化、科学化。
此外,当前成都轨道交通在加快TOD项目建设,逐步植入多元场景。接下来将进一步研究消费场景、生活场景在交通领域的植入。
他“直击要害”:本土品牌号召力亟待提升
国际消费场景如何进一步营造?
“一个很热的词叫‘双循环’。”科协界别委员黄琛终于接到了话筒。他聚焦成都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一针见血地提出了具体问题:打造国际消费场景,当前成都其实面临着本土企业规模、数量、品牌号召力还亟待提升的问题。
“我们希望既要引入国际品牌,又能在成都实现产业场景转换,充分为本土的文创旅游消费品进行品牌和技术赋能。”黄琛说,最终是希望增强本土品牌的全球竞争力,让成都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他所提出的问题得到了坦然的回应。“成都目前在中西部,是绝对的消费中心城市,但也确实存在一定短板。例如本土创新企业的培育等。”
今年,成都将结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推出成都新消费计划,从消费场景的营造、消费类企业的创生和培育、消费类企业的创新赋能三大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比如在场景营造方面,结合成都八大消费场景,春节后将推出首批示范场景。此外还会推出一批新的消费载体,包括以新国潮、新国货、新国玩为主题的文殊坊,用创新的消费方式来扩大成都国际消费的吸引力和规模。
他聚焦“幸福”:建言“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中专门提到要实施‘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事情。”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雷鹏“抢麦”成功。
他先抛出了一组数据,“截止到2019年底,成都市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316.04万。”
雷鹏表示,老年人的健康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同样也关系到家人,甚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对此,他提出了三个建议,一是希望成都能够从政府层面给予支持,向60岁以上老人提供脑健康状况的评测服务;二是政府向第三方购买服务,培养社区特色服务的从业人员;三是建立老年认知精神障碍的友好社区,从多种渠道开展宣教活动。
“这个建议非常专业。”发言完毕后,雷鹏得到了明确回应。
随着老年人口增加,如何进一步完善专业养老人才的培养培训十分重要。
下一步,成都将加大医养结合的力度,进一步培养培训养老护理相关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发展嵌入式养老等工作入手,让老年人享受更完善的养老服务,让成都成为一座更有爱、更温暖的城市。
“一针见血”的问题、“实实在在”的建议
都将被认真梳理研究,充分吸纳落实
几乎每一个问题答毕,都是全员举手。大运会、营商环境、全龄友好、城市通勤、本土企业提升……这些都是委员们提问的“关键词”。比如侨联界别委员彭肖肖就提出,建议用AI赋能成都大运会,展示智慧赛事、智慧场馆的成都方案。文艺界别委员巫平丽则建议,将文化“引进来”“走出去”结合好,加快文旅载体建设。
为了让更多委员有机会提问,主持人李仲彬不得不提出要求:“每个委员最多只能提一个问题,知道你们都很踊跃,但是机会要均等……”
没有多余的寒暄,没有过长的阐述,每个人或是一针见血、或是干货满满,提出的都是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和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接下来,他们的意见、建议都将被认真梳理研究,充分吸纳落实到政府今后的工作中去。
即便是没能成功“抢麦”的委员们,他们的问题与建议,也将在会后提交,被认真研究梳理。大门与通道,永远是敞开与畅通的。尤其当下,进入“十四五”时期,成都的发展迎来众多机遇交汇叠加的历史战略机遇期。这些睿智之言、务实之策,也将成为成都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肖皓月
编辑 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