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都说养儿防老,可是真的等儿子来养老时,才发现错了
2021-05-17 23:30  浏览:54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前几天过节回老家,陪妈妈逛街时遇到了以前的老邻居李阿姨,李阿姨在我印象中精明能干,而且很会保养,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还年轻几岁,可是现在看着清瘦又憔悴,老了很多。妈妈问她的近况如何,李阿姨哭述着跟我妈妈说:“现在她是无家可归,儿子儿媳不收留她,女儿也不待见她,她现在暂住朋友那里,有家回不得。”




妈妈很奇怪,问她不是有套二居室吗?她说儿子要给孙子买学区房钱不够,她把自己的房子给卖了补贴儿子买了学区房,在卖房前就跟儿子说好,卖了房子后住在儿子家养老,可是现在儿媳每天给她脸色看,还总是跟儿子吵架说家里没有地方住这么多人。女儿知道她卖了房子是给儿子买学区房,气的也不跟她来往了。


我听后就觉得好笑,这是报应来了吗?李阿姨家里有一儿一女,但是她特别重男轻女的,因为我们是住对门的,所以对她家的事儿还比较清楚。李阿姨的儿子都20多岁了,还没个正经工作,但是家里有什么好东西都会给儿子留着,儿子有什么要求,马上就得满足。


反观李阿姨的女儿,工作在外地,上班了不仅每个月要给家里生活费,还得时不时地帮衬着弟弟,弟弟有啥需要,李阿姨还让女儿给掏钱给弟弟买。儿子做什么都是好的,女儿做什么都不对。




我不想再听李阿姨哭述,借口还有事情就拉着妈妈离开了,后来听说,还是李阿姨的女儿把她接回家住的。


其实重男轻女自古就有,都说儿子能传宗接代,能继承大统,而女儿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了,姓了别人家的姓,生的别人家的娃,我不是很赞同这样的说法:


1.都说养儿防老,可有了儿,真的能防老吗?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可老龄化却越来越严重了,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而且更喜欢生男孩,觉得儿子可以继续家业,最后导致家里经济负担重。孩子长大了,家长也老了。可是养儿防老的观念还在某些地方继续畅行着。




这种情况多集中在农村或是偏远山村,当然城市里也屡见不鲜。父母辛苦一辈子把财产都给了儿子,可是儿子儿媳到头却不给老人养老,只会啃老不会养,甚至撵父母出家门的也不在少数。


《都挺好》里苏大强就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到老了需要赡养的时候,苏明成还想跟苏明玉把帐算明白,可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些就真的能算明白吗?




其实进入老龄的这个年代,也没有那么可怕,不是非要养儿才防老,也可以自己养自己老,老人的晚年生活也可以丰富多彩。时代进步了,老人也可以使用智能手机,也可以组团去旅游,也可以参加各种社区活动以及报各种爱好兴趣班。


心情和身体好了,才会减少疾病的发生,才不会只想着到老了没有人养怎么办?


2.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现在这个年代,多数家庭都在要二胎,可是很多家庭都喜欢女儿,俗话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而且养女儿很贴心,很多时候会更懂得照顾父母。




而且毛泽东主席也称说过:“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女同志也能办得到。”当时的毛爷爷多睿智啊,这么简单一句话,就把女性放在了与男性同等的位置上,而现在“女人能顶半边天”也在说明,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不断高升。


而女儿小时候会很黏人,长大了会照顾人。


在我看来,父母不应该还持有老一辈的观念,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应该公平对待,而李阿姨的情况就说明,他儿子一家的做法是不对的,但是最后李阿姨的女儿以德报怨也让事情有个好的结局。这也说明养女儿也是一样可以养老的。




如果遇到李阿姨这样的家长,作为儿女,你会怎么做呢?


发布人:f832****    IP:139.201.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