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新建10处“市民食堂”、新增养老床位2000张以上……烟台今年会有这些“动作”……
2021-03-20 09:55  浏览:422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记者从上午召开的2021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将健全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推进我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水平,不断加强儿童福利、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年内新建12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新建10处以上规模化市民社区食堂,全面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工作平台,开通统一未成年人保护热线。新增养老床位2000张以上今年,我市将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增养老床位2000张以上,新建12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新建2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配建46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加强护理型养老床位改造提升,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达到50%以上。抓好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三期工程建设。健全城乡日间照料设施运营奖补政策,推动专业服务组织开展连锁化托管运营,引导发展家庭照护床位。培育发展专业养老服务组织,促进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深入开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清查整治专项行动,着力解决规划、建设、移交、使用不到位问题,全面建立“四同步”机制和统一登记管理制度,年内问题整治取得重大进展。新建10处以上规模化市民社区食堂,发挥市民社区食堂协会作用,规范服务标准,拓展服务功能,打造具有烟台特色的民生品牌。举办烟台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参与胶东半岛养老服务联盟建设,深化养老服务区域协同发展。新增护理型床位1100张以上大力推动区域性敬老院建设,继续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完成3处敬老院改造提升,新增护理型床位1100张以上,每个区市至少建有1处以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敬老院,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实现愿进全进,促进敬老院从“一镇一院”“镇办镇管”“公建公营”向“区域敬老院”“县办县管”“委托运营”转型,提升管理服务水平。鼓励建立经济困难重度失能老年人集中供养制度,拓展兜底保障范围。建立失智老年人防走失关爱机制,为具备行动能力的失智老年人发放定位手环。加强留守、空巢老年人关爱巡访。培训老年社会工作者7000人以上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健全养老服务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加强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排查整治,促进养老服务机构诚信守法经营、安全有序发展。健全养老服务应急救援体系,每个区市建立不少于2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国家强制性标准达标验收,确保达标率100%。开展县域养老服务体系示范创建和养老服务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打造一批示范单位。探索建立社区互助养老新模式,设立养老服务志愿活动“时间银行”。加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力度,培训养老院院长、养老护理员以及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7000人以上。城乡低保标准之比缩小到1.3:1以内落实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单人保”、低保渐退、收入扣减等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通过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等方式,对农村低收入人口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落实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提高幅度不低于10%,城乡低保标准之比缩小到1.3:1以内,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4倍,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55%。不断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推动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全面完成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指导福山区做好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试点。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探索“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方式,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同时,提高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完善社会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功能。加强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区市建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全面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工作平台,村(居)设立社会救助工作站(点),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衔接互通的社会救助工作网络。依托“12345”开通未成年人保护热线今年,我市将继续提升儿童福利保障水平,强化信息比对和定期核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纳入保障范围,规范、精准落实各项计划活动开展。同时,加强儿童福利机构标准化建设,指导市儿童福利院开设特教班,提升“养治康教”专业化水平。巩固深化中国烟台SOS儿童村改革成果,强化实践探索与创新,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儿童村。持续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推动建立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加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规范化建设,依托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市儿童福利院,健全完善救助保护衔接机制,开展“五有”创建三年行动。推动乡镇(街道)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或者指定专门工作人员。指导各区市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开通统一的未成年人保护热线。加强乡镇儿童督导员和村(居)儿童主任队伍建设,组织乡镇儿童督导员轮训,开展典型事迹征集宣传。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开展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和项目“双十佳”评选推介活动。YMG全媒体记者 赖皓阳 通讯员 张海滨责任编辑:王蕾


发布人:3fe2****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