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宠旁辱等待,不必扬扬;贫困背后福跟随,何须戚戚。这句话出自《菜根谭》,大意是荣辱、福祸总是相伴相生,所以在逆境时不必悲伤,在顺境时也不必得意。人生就像一场未知的游戏,它的好玩之处恰恰就在于:不知道明天是好还是坏。
1965年,20岁的梁丽珍,在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世界冠军,一时间风光无限。可谁能想得到,这位60年代的世界冠军,却落得个晚景凄凉:晚年主动住进养老院,72岁在除夕夜孤独离世,身边连一个人 也没有。
梁丽珍:被游泳耽误的乒乓球冠军。
梁丽珍,1945年出生于广东广州,她的家境不错,父母也很注重对她的培养。小时候的梁丽珍喜欢上了游泳,所以她的父母就给她报了游泳培训班。她的父母坚信: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就是天赋所在。
可惜他们错了,尽管梁丽十分努力,但每次参加游泳比赛,她的成绩总是“倒数”,就像她体育老师说的:她总是第一个跳水,却总是最后一个上岸。好在梁丽珍还年轻,年轻就是资本。后来,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梁丽珍放弃了游泳,转身投入了乒乓球中。
投入乒乓球的梁丽珍,就像困龙入海,好像她天生就是打乒乓球的料。尽管在前期训练中,她的成绩也常常“拖后腿”,但经过老师的指导以及自己刻苦的训练下,她很快就展露了头角。仅7年,她就达到了事业的巅峰:在20岁就获得了世界冠军。
梁丽珍不眷念昨日辉煌,选择急流勇退。
在60年代,在20岁就能成为世界冠军,就能为国争光,那是多大的殊荣?俗话说:趁热打铁,可梁丽珍丝毫不眷恋昨日辉煌,而是选择了激流勇退。获得了世界冠军后,梁丽珍在国家队又待了8年,在1973年退役后,回到了广东。
退役后,梁丽珍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推广和普及乒乓球运动上。尽管如此,但她依然对自己保持着“高要求”,一直保持着训练。乒乓球冠军带给她的不单单是荣誉,更多的是优秀的习惯和自立自强、不服输的精神。
自立自强、不服输这种精神,对于年轻人来说,绝对是一种好品质。可这种精神,对老人家而言,或许就是“致命伤”。但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尽管梁丽珍上了年纪,但她依旧不服输,才导致自己晚景凄凉。
梁丽珍:晚景凄凉。
俗话说:养儿防老,父母为养育儿女,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不就希望自己老了,能儿孙绕膝,能老有所医,能有人送终吗?可不服输的梁丽珍,她偏不:为了不拖累儿女,她主动住进了养老院。
在2017年的除夕夜,梁丽珍在养老院里孤独地离世了,身边连个陪伴的人都没有,被保洁阿姨发现时,她的尸体已经冰凉了,享年72岁。谁能想到,曾经那么辉煌的“世界冠军”,晚景会如此凄凉?
人生智慧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我们不知道死亡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降临,所以每一天都要好好活着,活着就是王道。成败、荣辱、福祸,何必耿耿于怀?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读完《菜根谭》后,对这句话体会更深了,更懂人性了,也更加珍惜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