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内每年新生儿数量一年比一年少,放开二胎后,似乎也没有改变多少。这个趋势,跟欧美、日韩这些发达国家有点类似。
纵观历史,每一个迅速发展,繁荣兴盛的时期,人口数量都会增加。而当动荡衰退期到来时,人口又会减少。
为何近几十年的情况会如此反常,经济越发达,人们反而越不爱生娃了呢?
1.反常
凡是繁荣强大的物种,总是倾向于繁衍和扩张。人类其实也不例外。
翻一翻历史:
当人类只能蜷缩在非洲赤道一带的时候,感觉整个地球只能养活2万人。
当人类走出非洲,散布到地球各处打猎时,人口数量增加到50万。
当人类在两河流域和中国大陆种上了粮食,地球可以养活的人口数又变成了2000万到几亿。
当工业革命和全球化带来文明发展的大爆炸,短短几百年前,地球人口又增加到了66亿。
以中国古代各个朝代来看,盛世总是伴随着人口的剧增,而乱世则相反,人口急剧减少。两条曲线基本上是共振的,有偏离也不太大。
人类的生产力越发达,获得的生存空间就越大。生存空间越大,就有更多的人口把它们填满。越多的人口,就有了越多的可能性。
等等,上面这些话,听起来好像是在说非洲比欧洲繁荣,印度比中国强大呀。因为现在地球上最生得动的,就是非洲和印度。而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国家和地区,不管是先发达的欧洲,还是后发达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甚至是现在的中国,人们的生育欲望都直线下滑,生育率纷纷掉破了维持人口平衡的2.1这条红线。
为啥最近几十年,情况变得不一样了呢?越是发达的地方越是不爱生孩子,不太发达的反而生得多?
2.为啥不爱生娃
我们先说一说大家为啥都不爱生娃。大概有这些:
1.损失大。对女性来说,生孩子要打断职业生涯,生完后即使回去上班,也得惦记着照顾娃。这个过程对职业生涯是有负面影响的,不是所有人都舍得去冒这样的风险。
2.成本高。主要是养的成本高。学区房一平方5万要不要买?补习班一个月3000要不要报?别人家孩子上了国际学校,一年学费20万要不要跟?
3.牺牲大。时间和精力上也要付出很多,从怀孕的时候开始,到娃四五岁之前,基本不能睡整觉,甚至饭都吃不踏实。接着,有十多年的时间得陪娃玩,陪娃学习,陪娃旅行。相对来说,不养娃的人肯定要轻松很多潇洒很多。
而这些原因以外,外界各方面的因素,也更倾向于支持不生娃。比如:
*女性地位提升。上世纪中叶以前,女性的地位比较低,生养孩子是她们的主业。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她们的人生选择变多了,主业变成副业,投入的比例当然会大幅度降低。
*避孕套的普及。老天爷原本设计了一套复杂可靠的密码,确保人类在强大繁衍本能的推动下可以生很多娃,但人类逆天的发明,愣是把它给破解了。
*观念的影响。虽说这个时代有人崇信多子多福,有人喜欢丁克独身,但不得不说,这些年里,在先发达起来的欧美的带动下,后一种声音的影响力要大得多。
3.哪些人不爱生娃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不爱生娃的,富人仍然很爱生,穷人相对也不怕生娃,不爱生娃的是处在中间的那部分人。
富人拥有的资源已经很多了,他们不怕牺牲,反正用提一些还剩下很多。而穷人手上一无所有,没什么可以失去了,生多点娃将来说不定哪个有出息了,家族命运就被改变了。
只有处在中间层那一部分人,他们想往上走,害怕掉下去,手上拥有一些资本,但又不太多,不敢轻易挥霍。他们选择起来,最容易患得患失,钻牛角尖。
比如,一旦生了娃,在养娃上,他们很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他们也更有能力给孩子一些良好的教育和引导。这些方面,比起过去贫穷时期的完全放养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往往也容易抱着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会因为焦虑而陷入盲目地军备竞赛。
实际上,在养娃这件事上,当投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往里投多资源,也是不会有产出的。每个人量力而为,以过好自己的人生为前提,对娃帮到即止,才是理性的选择,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换句话说,这一部分过度高昂的成本和重压,并不全部是必要的。
不过,即使刨掉这一部分成本,城市中产阶段也还是会缺少生娃的动力。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没有需要。
4.没有需要
前面说的成本高,代价大,其实都不是关键原因。比特币1 枚5万美元,成本够高吧?但还是照样有人买,因为他们相信将来可以卖50万美元,赚45万回来。
但是在现代社会里,养娃慢慢变成一件看起来只有付出,可能不会有收益的事。人类养娃的最大原因是为了防老,但现在这个因素现在已经不明显了。孩子确实可以延续你的青春,给你带来快乐,但将来却未必帮你养老。
以前大家都在农村,手上也存不下啥钱,老了之后干不动活,没有孩子照顾,是真的活不下去的。但现在,在城市里,人类协作程度高,钱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服务,不一定要靠孩子。社会保障体系也给了人们不少安全感,觉得不需要养儿防老。
欧洲国家的人,更是从摇篮到坟墓都有福利制度承包着。他们的生育率大多从上世纪60年代之后直线暴跌,我怀疑就是当时建立起来的福利制度给惯的。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会有一种幻觉,只要到时候有钱,就不会有问题。问题是人人都这么想,到时候钱也许有,但是人没有了。因为服务说到底是要由人提供的。
养老这件事,过去是各自负责。现在慢慢变成依靠社会保障或市场,一群年轻人来养一群老人。从个人负责变成集体负责,搞不好就会变成无人负责。
总结起来,人们不爱生娃,是因为觉得付出金钱、时间、精力,将来却没有相应的回报。即使有,也很少人愿意用眼前的巨大损失,去交换将来的不定的收益。
5.千古铁律
不论高度协作的市场经济,还是福利制度,又或者是女性解放、避孕套,都是现代社会才有的。而且,越是发达的地区,这些条件就越好。这就是为啥上世纪60年代之后,情况变得那么反常:越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越是萎缩。
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不想生孩子,这个国家进入“零时代”》,以韩国为例,很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发达国家大城市里,巨大压力下,年轻人不恋爱不结婚不生娃的疲惫状态。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看。
但是,以上全错。
让我们再拿出小黑板敲一敲:凡是繁荣强大的物种,总是倾向于繁衍和扩张。人类的生产力越发达,获得的生存空间就越大。生存空间越大,就会生更多的人来把它们填满。
这一条通行了几十万年的铁律,岂会那么容易在几十年里被区区几件小事所改变。我们以为的越发达越不爱生娃,其实只不过是因为还不够发达而已。
你现在看到的是,5万一平方的学区房把人压个半死。或者像那篇文章里所描述的,辛辛苦苦养个娃,拼尽全力让他们不往下掉,将来也大概率也只是在重复自己苦逼的日子。感觉这种处境绝望乏味,毫无吸引力。
然而,世界是不停在变的啊。你怎么知道几十年后的世界,也是现在这个样子?
也许那个时代的建筑,每幢有3000层高;也许那个时代人们日常的交通工具都是飞在天上的,乘坐舒适速度飞快没有堵车;也许那个时代已经有人造子宫,把受精卵放进去培育就行,不用再怀胎十月,也没有分娩的痛苦呢;也许那个时代,公司的组织方式不再是大家都去写字楼,而是各自在家里,一边上班一边看娃也可以;也许那个时代已经有育婴机器人……
没有人真正知道那个时代会是怎样,但可以肯定的是,世界不停在改变,在发展。现在觉得是难解的死结,在另一个时代里很可能轻易被发展所解决。但是如果你现在畏惧,退出比赛,游戏就永远终结。你不爱生娃,自会有别人爱生,把让出来的空间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