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最怕什么?怕苍老,怕生病,怕贫困,更怕儿女们不养老。您养我长大我陪您变老,虽说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但是实际生活中,儿女没有时间养老,或者儿女没有孝心养老的也很多。
而且子女成年后,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很多时候对老人也是力不从心。这不今年70岁的曾阿姨,儿女们说要接她去养老,可是儿女们家各住了一个月后,曾阿姨说儿女的家永远不是自己的家。
曾阿姨,70岁,退休工人,每月退休金3500元。
曾阿姨已经独居了十年了,十年前老伴去世,她也想过要跟着儿女们居住,可是她不愿意离开这个家,这里有她和老伴的点点滴滴。
可是现在不同了,曾阿姨已经70岁了,身体已经不如以前硬朗了,越来越希望身边能有照顾了。儿女们看着母亲挺孤独,所以决定轮流接母亲来家里住,一家先住一个月。这次曾阿姨没有反对。
曾阿姨先来到的儿子家,儿媳妇似乎对曾阿姨的到来并没有多欢迎,因为从做的饭菜就可以看出来,一个土豆丝,一个西红柿鸡蛋,不过人老了又能吃多少呢?
曾阿姨在儿子家尽量不给他们添麻烦,有时还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着儿媳下班晚时,还会熬好粥炒好菜。可是儿媳妇似乎并不领情,不是说了菜放油太多,就是说粥熬得太稠。可等曾阿姨不做吧,儿媳回家就会黑着脸,说累一天了也没人帮忙,反正总是弄的曾阿姨左右不对。
遇到周六日,儿子儿媳一家出去游玩,总是剩下曾阿姨在家,不是她不愿意去,而是每次都去很嘈杂的地方,人岁数大了受不了。
最让曾阿姨无法接受的是每晚孙子学习时,儿媳总是一边检查作业一边指桑骂槐地喊叫,说什么一家子都是一个德行,就不能自立点吗,给别人添麻烦不觉得丢人吗?这看似是在说孩子,可是曾阿姨怎么看怎么像在说自己。
曾阿姨其实很寒心,想想这些年对儿媳不薄啊,特别是月子里对儿媳照顾得无微不至,谁成想现在还是这样的态度。
好不容易熬过了一个月,曾阿姨该去女儿家了,可是去了女儿家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女儿现在是家庭主妇,一个人要带两个孩子,忙得不可开交。女婿每天回家都特别晚,开始两天对曾阿姨态度还可以,可是不到一个星期就变了,回家吃完饭就去屋里打游戏,把曾阿姨像空气一样对待。
曾阿姨不去计较这些,尽可能地多帮帮女儿带孩子。可是有一次女儿外出了,曾阿姨一个人看两个孩子很吃力,一不留神老二头磕到了沙发上,额头起了一个大包。
这可让女婿不高兴了,指责曾阿姨连个孩子都看不好,要是自己孙子肯定照看得周到。这让曾阿姨很委屈,凭良心说,孙子外孙可是都是一样的对待,怎么女婿会认为自己有偏向呢。
女婿还以这个事情为借口,接机也把自己的父母接来了,说让自己父母看孩子,自己更放心。
你说本来就是两室的房子,一下子又来两人,这么多人肯定住不下啊,这不明摆着是撵自己走人吗?女儿想要找女婿理论,可是被曾阿姨拦住了,本来自己住到女儿家就觉得不妥当,现在女婿容不下自己,曾阿姨只能离开了。
儿女家各住一个月后,曾阿姨又回到了自己家。老邻居们问怎么又回来了,曾阿姨说一点也没有说儿女的不是,只是说自己太想家了,还是愿意自己一个人居住,可是心中的那份无奈委屈又有谁能知道呢?
结束语:人到老年,心理其实还是很脆弱的,他们知道自己不能为儿女们挡风遮雨了,所以他们总是在儿女面前小心翼翼的,生怕给他们添麻烦。哪怕他们有一点办法,也不会伸手向儿女索取。
可是儿女们成家立业了,有时候为了生活就忽视了父母的感受。他们总以为父母还是那么伟岸,可是回头一看才发现原来他们真的老了,他们再也不是那个小时候举着手追打你的人,他们更多的时候就像一个做错事的小学生,想要讨好你却不知道怎么办。
所以作为儿女还是多关注一下父母吧,今生能够成为一家人不容易,这份养育之恩是今生无法回报的。孝敬父母不需要有多大的付出,有空多陪陪父母就是孝,多顺从父母也是孝,只是这份孝经不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