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断发生着改变。从贷款买房的老太太老了以房养老的故事开始,提前消费似乎成了一种时尚。
但勤俭持家,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传统思维,依然扎根在许多老年人的心里。他们吃过苦,受过罪,懂得苦日子有多难熬。
有些大手大脚的年轻人常说,自己每次给了父母钱,他们总是留起来,舍不得花,真不知道是咋想的?那老人们到底是咋想的呢?
曾经的老房东,63岁的温阿姨聊起这个话题时,这样说:我有积蓄,有退休金,但还是按月向孩子要养老费,为啥呢?我有自己的想法。
讲述人:63岁老房东温阿姨
01
我和老伴儿都不是本地人,到这边完全是由于工作的原因,没家没业,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嘴过来的。
那会儿工资很低,每个月还要给家里寄回去一部分,再除去生活费,基本也剩不下什么了!所以直到我们结婚时,手里依然挺干净。
说是成家了,不过就是买点瓜子糖块给同事们分一分,然后两个人从集体宿舍搬到一间单身宿舍里。
床是两张单人床拼起来的,暖壶、脸盆以及锅碗瓢盆基本都是大家送的。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老伴儿花了所有的积蓄,买给我的一块手表。
后来两个儿子陆续出生了,日子变得更苦了。尽管心里很难受,但实在没有办法,我们商量着只能给父母们少寄一点了。
02
这样的日子过了十几年,直到老伴儿辞职做起了小生意才慢慢好起来。我们终于买了自己的房子,搬出了那间单身宿舍。
可世事难料,因为疏忽大意,老伴儿被人骗走一大批货物,生意一下子垮掉了。谨小慎微的他一时想不开大病一场,没多久就去世了。
孩子们还在读书,一家三口的生活重担压到了我的肩上。怎么办?可日子总要过下去,我只能挺住。
接下来的几年里,我白天上班,晚上就到快餐店打扫卫生。在那里,偶尔就会遇到熟人,被指指点点也是经常的,但我始终咬牙坚持着,因为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日子就要这么过。
有一次,一个关系不错的同事认出了我。她很吃惊,但没有说话,坐在角落里一直等到下班,才抓住我的手说:“你不要命了,有困难,大家帮一下不就过去了!”
我笑着摇摇头,坦然说道:“人们不都说嘛,救急不救穷,我家的状况靠帮忙是没用的,只有拼,这一条路。”
03
随着俩儿子先后参加了工作,我总算熬过了那段难忘的艰苦岁月。
大儿子工作稳定,收入不错,但在花销上却总是稀里糊涂,我就告诉他,三分之一的工资交给我,三分之一自己积攒着,剩下的日常用。
他结婚前买房时,我把所有钱又还了回去,大儿子惊讶地说,真没想到我给他攒了那么多,而他自己那部分已经偷偷用了不少。这才明白,当初我为什么要那么做。
二儿子的收入情况差一些,可他的攀比心理倒是不差,每次看到别人买这买那的,从不愿被人比下去,对于面子看得特别重。
但即便如此,我依然告诉他,要拿出一部分工资放在我这里,至于为什么这样,我想让他自己慢慢去体会。
直到谈了对象,要结婚时,他才恍然大悟,说原来生活中用钱的地方很多,不能只为了面子而打肿脸充胖子。
04俩孩子都成了家,我也退了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已经是老人了。
有一天,我把他们都叫了过来,开诚布公地说,自己把他们养大了,而现在老了,应该给自己交养老费啦!不用太多,一个月每人600元。
两个孩子都很善良,也很懂事,毕竟从小经历过了坎坷,所以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了。
其实,我每月有3000多退休金,此前也有一定的积蓄,并不缺钱,之所以要养老费,是有我自己的想法的。
首先,我想让他们知道,作为儿女为老人养老,这是责任,也是义务;其次,每月记得给养老费,也可提醒自己,孝敬老人要用心。
最重要的在于,我想给他们增添一些压力,让他们知道我老了,不再是以前那个坚强的后盾,以后的路上,一切要靠自己去努力啦!
如今两个儿子羽翼已丰,习惯了在风雨中穿行,对于各自的生活和工作早可以从容去面对了。
所有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愿意为他们无私地付出,但同时更应该教会他们如何独立生活,面对困难以及对待别人。
人生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个人都需要明白一些东西,需要独自走过一程又一程,或顺畅或坎坷都是路途中的一部分,无法自己选择,唯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能无惧前行中的风雨与黑暗。
文后寄语:
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祝您健康快乐!作者:一丝垂纶,一个性格开朗、爱开玩笑的情感讲述者,愿陪伴师友品味生活,笑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