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是退休人员养老生活最基本的保障,要想在退休后领取退休金,就必须累计缴纳15年之久,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
对退休者来说,辛苦几十年,都希望自己退休后能有最基本的养老保障,那么养老金肯定是越多越好。
每人的退休金可能会有一定的差额,当然,差额的原因是什么呢,实际上有些计算退休金的条件是有很多限制的,如果是这些计算条件,发生了一个不一样的情况,就会影响到自己最后的退休金待遇,所以说,每个人的退休金可能不一样,就是这种原因造成的。
一、养老保险种类的差别
养老保险分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标准约为3300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平均标准约为200元。这个差距是显而易见的,非常明显。
二、缴费年限的差别
企业年金的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可认定为缴费年限的是指全民所有制和县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固定工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参保单位和受保人。缴费年限越长,缴纳的金额越多,享受的养老保险待遇就越高。
三、缴费基数的差别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以地区为单位划分为:60%、100%、300%。被保险人每月应纳税的工资、薪金收入高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计算缴费基数;被保险人每月应纳税的工资、薪金收入低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计算缴费基数;即:被保险人每月应纳税的工资、薪金收入上限为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下限为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
四、地域的差别
一般而言,发达地区或特殊地区的养老金水平较高。现在,西藏的养老金水平全国最高,其次是上海、北京和青海,这些地区的养老金都已经超过了4000元。比如广西、吉林等地的养老金就要低很多,平均工资2700左右。
五、退休年龄的差别
对于个人养老金的计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叫做个人养老金月发放数。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少,缴费年限越长,领取养老金越多。
以上相关的养老金知识是我从《民法典》中了解到的!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人,又该如何去了解法律常识呢?没有基础看得懂枯燥的法律条文吗?
别急,今年刚颁布的《民法典》,通过这部法典,您就可以了解跟您相关的法律。
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和《民法典》脱离不了关系,上学,就业,结婚,生子,买车买房,邻里纠纷等等,大事小事,大矛盾小纠纷都做了全面的规定。
如果您担心没有法律底子,我建议您搭配一本《法律常识一本全》,里面有丰富的、具体的、精彩的典型案例,以及解读,让您轻松看懂,高效普法。
建议大家人手一套《民法典》+《法律常识一本全》,原价99元,现在只要69元,买一本送一本。一场电影的钱,就可以把这部能保护自己的法典搬回家,还有更多的优惠套餐等你选择。有事没事随时翻阅。了解一下《民法典》当中的一些法律小知识,知法懂法守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在生活当中都会用得到。
点击下方横条,下单购买,正版书籍即可包邮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