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凡
不同的缴纳养老金方式会影响到自己实际到手的养老金?
现在大家都知道只有在退休前缴纳满15年养老保险后,才能在退休时正常享受到相关福利领取到养老金,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你缴纳的养老金方式不同,会直接影响到你的养老金到手资金的。
当下我国缴纳养老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企业为职工缴纳养老金;而另一种就是居民以灵活就业的方式自主缴纳养老金,两种不同的缴纳方式都需要缴满15年后才能在退休时享受到正常的养老金福利,养老金“这一点”被人忽视,对你影响很大。
我国的养老金体系也是“多缴多得”的,你在退休前缴纳的养老金时间越长,并且金额越多的话你在退休后能领取到更多的养老金,这是多年不变的情况。
但有人提出疑问了,不同的缴纳养老金方式会影响到自己实际到手的养老金吗?
实际上,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是非常复杂的,当地社会平均薪资、地区经济、缴纳总额、缴费年限等都会对你的到手养老金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上面所说的缴纳金额以及缴纳年限。
一般在企业上班的人都有企业为其缴纳社保的,而灵活就业人员则需要自己缴纳养老金,费用也需要自己承担。
在单位办理退休和社会上办理退休(灵活就业人员)在相关审批上是有所不同的,大家都知道单位女职工在50周岁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了,而灵活就业的女性可能需要50周岁或者是55周岁,不同地区实行的方案也是有所不同的。
如果两人在缴纳年限、缴纳总额上是相同的话,按照养老金计算方式来看两人退休后的养老金到手金额也是一样的,并不会存在太大的差距。
不过两种缴纳方式会在个人养老金账户金额上存在差异,不过如果相差不大的话影响不会很大。
此外,你在退休前缴纳的养老金方式会决定你在退休后以何种形式领取养老金。就好比你是灵活就业人员自己缴纳养老金的,那么退休后你只能按照个人形式来办理,并不可以选择单位退休方式。
上面也说到养老金缴纳年限以及缴纳总额是最为重要的,两种相同的话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不会存在太大差距,不过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在退休前自己缴纳养老金的经济压力是较大的,毕竟全部费用都需要自己来承担。
而企业的在职员工自己所需要承担的个人费用是比较少的,一般缴纳占比只有10%左右,缴费压力是非常低的。如果硬要说差别的话,两者间缴纳压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很多灵活就业人员因为经济压力,会在缴满15年最低标准后不再继续缴纳,这其实是非常“不划算”的行为。
因为我国养老金体系是多缴多得,你缴纳的金额多了以后领取到的养老金就多了,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未来的“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