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8岁老人花15万充养老院会员卡,10万余额只退4.7万,老人崩溃,这具体怎么回事?你们觉着老人在养老院办理会员卡这种行为靠谱吗?
88岁的孔老先生,家住西安市开远门附近一小区,因子女不在身边,独自生活,常年靠邻居帮忙。2019年6月,孔老先生花了10万元,将他的毕生积蓄投入了预付型养老产品,也就是陕西金柏年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签合同办了卡。
养老院地址在宝鸡蔡家坡,由于冬天人少,空调开放时间也比较短。而孔老先生又怕冷,不得以又回家住了。整个期间,在这家养老院前后住了不到16个月,每月3300元费用,此时,会员卡内还有5万,今年年初又让老人续费5.1万元。
但不巧的是,这两个月,孔老先生两次突发心梗进医院,急需用钱,但卡里的10万余元余额却只能退4.7万元。“目前无法给出退费的具体时间,会员卡扣费是财务部门核算,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运营模式,我即使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们的。”金柏年公司王姓市场总监回复道。
最让人生气的是,在疗养院期间,工作人员还带着老人去蜂胶基地花13200元买蜂胶,老人说没钱不买,工作人员还是让现场交了100元定金,剩余的钱从会员卡里扣。
今年5月24日晚8时许,金柏年工作人员终于发来了核算单,问扣掉的积分和应补差额是怎么算的,对方也没回复,只是说能退4.7万。结果当晚老人再次突发急性心衰、高血压、肺部感染,5月25日凌晨0时15分,经过CCU抢救一夜,才脱离危险。
目前,孔老先生家属,只希望赶紧退款以应对突发状况,“金柏年当时说按4.7万元退,6月5日前后退款,结果到现在都没着落,而且扣费明细也要不来。”
其实,孔老先生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在不少地方,都存在一些标榜为养老机构提供“专业营销”团伙,以“高额提成”为条件,“研发”出一套针对老人的“推销战术”,源源不断吸纳老人资金。
据多位受害老人透露,他们往往是在公园散步、市场买菜、朋友聚会时“偶遇”养老机构的营销人员,这些业务员几乎无孔不入,抓住一切时机向老人推销“养老分红”产品。
如果仔细检查,不难发现,在多家爆雷的养老机构的合同书上都能看到,合同打着“养老服务”旗号,以交会员费享受相应打折、订房服务为主体内容,利息返点在合同中也是以“赠送消费卡”(口头承诺可返现)的形式体现,与市面上消费服务会员卡充值高度类似,并对金融、投资风险绝口不提。
深谙老人心理,为他们量身定制“完美骗局”,对老人极具吸引力、欺骗性,数量庞大的受害者中不乏高知群体。有好多人真是一生的积蓄,完全寄托在这个上面,最后搞得光光。
养老问题关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牵动着老人的钱袋子,也牵动着一整个家庭的心。养老骗局“野蛮生长”,如不断滚大的雪球,不知何时才能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