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逐渐进入到老龄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2.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17.8%,也就是一个五口之家大概就有一个老年人。
随着老龄化现象的加重,这几年延迟退休被炒得沸沸扬扬。之前有提议,统一将退休年龄延迟到65岁,提议一出便受到了广大劳动者的反对,延长工作年限的事情就此搁置。
2020年1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针对延长工作年限,推迟退休的事情再次发声,提议“渐进式退休”,一时间老百姓再次关注其退休的问题。
延长工作年限,推迟休息的年龄到底好不好?
养老保险政策开始于1997年,当时提倡的是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在职员工通过自己缴纳社会保险,等到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仍可以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来维持老年时代的生活。
政策一出便受到了广大劳动者的欢迎,毕竟到老了可以不依靠儿女,自己就能养活自己。
养老保险政策实施了20多年,确实惠及了不少的老年人,正是因为退休的福利待遇不错,也让很多年轻人向往赶紧退休,甚至当单位有提前内退的名额时,挤破脑袋报名。
和国外的退休制度相比,中国老百姓进入可以休息的年龄略早,需要领取养老保障的人群不断增加,而能够缴纳养老保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致使养老保障储备一度不足。
为了能扩充养老保障储备,推迟休息的年龄便应运而生了。
对于工作清闲,坐办公室的机关工作人员来说,反正工作压力不大,多工作几年也未尝不可,以后能拿到的养老保障还多呢!
但对于奋斗在一线的工人师傅来说,就不怎么认同了。由于长期处于倒班的状态,生物钟紊乱,很多工人师傅都过早的患上了高血压、冠心病等,能够早一天进入到可以休息的阶段是他们期盼已久的。
延长工作年限,推迟休息的年龄会影响到哪些人?
1、个体经营者和打零工的人
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民营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少人开始自己创业,进行个体经营,还有的部分农村人,平时通过打零工的方式来生活,这两类人基本都是自己缴纳社会保险,没有企业帮助担负,如果延迟休息政策一出,这些人势必得自己再多交几年的养老保障,本就不富裕的生活更是捉襟见肘。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可能还没到退休就干不动了。
2、高强度工作的劳动者
在我国有不少的一线工作者长期奋战在车间、现场等环境,需要倒班作业,噪音污染严重,大部分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如果让他们推迟休息的时间可能不利于这部分人的身体健康。
3、刚进入工作岗位或即将进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严峻,不少大学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即便能找到工作的,也是性价比不高的工作。如果推迟离开工作岗位的时间,势必会加剧就业压力。有的单位一个萝卜一个坑儿,如果上岁数的人不离开工作岗位,就没法腾出名额来招新人,难道让这些年轻人都在家啃老么?年轻一代不出来工作,反倒是父母一代在工作,等到若干年后父母一代真的干不动了,年轻一代又没有衔接上,可能这个社会就该瘫痪了。
怎样更好解决养老保障储备不足的问题?
随着老年人的增多,养老储备不足是必然会发生的,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确实有些武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像就职于高精尖领域的人,如果工作强度不大,可以申请延长工作的年限,用于扶持新的科研人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近提出“渐进式退休”的提议,可谓是比较科学的。将延长工作年限,推迟休息的年龄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在“十四五”期间逐步开展,让广大劳动者有个缓冲期,特别是让处于70后即将退休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对于广大的年轻人而言,延长工作年限政策势在必行,与其一直抱怨,不如给自己做个长远打算,提早进行社会保险的缴纳,等年老了离开工作岗位时还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
您对于延长工作年限,推迟休息的年龄怎么看?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