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老了以后不去养老院,可以试试“新型养老”,子女也感到更放心
2021-03-16 15:53  浏览:46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孝”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但很多时候,年轻人也会身不得已。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已成为大势所趋,而法律又规定了子女必须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让不少年轻人感到十分无奈。同样的,也有不少通情的老人考虑到年轻人在外工作压力大的缘故,本着尽量不拖累、不影响子女工作生活的原则,能不麻烦子女就不麻烦子女。但这些老人,生活中难免会遇到难事,那么碰到了这些难事,子女不在身边,该怎么办呢?


据环球网报道称,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出现,不仅老了以后可以不去养老院,子女也会感到更放心,它就是“组团养老”。

新型养老,子女更放心

现如今,80后、90后甚至是不少00后都已经在社会上经历了一些“拷打”,很多年轻人选择去北上广深这类一线城市去发展。高房价、高物价,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虽说“父母在,不远行”可为了发展就不免作出牺牲。

据报道,有对老夫妻觉着孤独,便在报纸上刊登找寻同龄老人作伴。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没想到竟然有不少年龄相近的人前来报名,他们三五成群,白天打牌下棋品茶、晚上就跳广场舞。不少志趣相投的老人还偶尔组队打个老年乒乓或者老年篮球。

这种新型养老的方式确有其好处,一个是子女常年在外打拼减少了年轻夫妻不少压力,第二个是老人之间互相之间增加了沟通,增进了友谊,许多人聚在一起也不会觉得人一到老就得凄凄惨惨、形单影只。


不用去养老院了,子女们经济压力也小一些

不少年轻一代虽说已到了成年的年纪,可自己还需要人照顾,自己还是个孩子,毕竟在父母的眼里,他们永远是孩子。高房贷的压力让这辈年轻人过日子都得计算着过,平时都不敢大手大脚的花钱。

我们都知道社会上一些私立的养老院收费都是不低的,少说一个月都要三五千,而且养老院里的老人们其实不一定过得舒心。每天的生活自由度低,活动区间仅限于那块巴掌大的地方,更别说一些父母心疼子女不愿意浪费子女的钱住养老院。


所以自发性的“组团养老”,不仅能省去一笔开支,几个合群的老人之间互留号码,也能相对来说保证一定的安全,老人们抱团取暖,也乐得个轻松自在。子女们也都纷纷表示放心,大多数这些自发组队的都是认识的叔叔辈阿姨辈,他们在一起有共同语言。

除了以上,还有报道称在我国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里,一名年近五十的保安因为受到学生们每天读书声的洗礼,一有时间就在图书馆里看看书,最后竟然自考了老年大学,完了自己的“大学梦”。不少高等院校的宿管阿姨、门卫大叔也竞相模仿开启了自学进入老年大学的路子,一时间成了学校图书馆里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不少老年人年轻时吃了不少苦从未享受过外面的繁华世界,有句话说得好,如今能在上海市买得起房的,很多都是靠祖辈们几代人靠一趟趟拉黄包车挣来的辛苦钱。他们为了子女操碎了心,从未真正享这个世界的风景。

不少老人组队组建了老年旅游团,自发性地选择跟团到国内一些名山大川或东南亚日本一些著名景点留下自己的身影。也有不少老年人朋友表示他们不需要跟团,完全自己掏钱去想玩的地方,不受束缚,这种旅游式的新型组团养老方式不仅能结交认识到更多的朋友,也能陶冶情操,完成老人们小小的心愿,越来越趋于流行。


还有不少街道成立了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里边设施齐全环境良好,都安排了专门的人员负责管理。在那里,老人们自发地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或者棋牌活动,有的人喜欢读书写毛笔字的也加入了这一团体。还有不少热衷于体育赛事的,社区还专门购买了大电视供他们欣赏高端水准的职业比赛,几个好友聚集在一起观看品评,不仅加深了朋友之间的友情,子女们也感到老人们有自己喜欢的事做,觉得最好不过了。

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单一适应社会的发展,新型的养老模式正不断发展演变。作为子女也应多给父母一些陪伴,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发布人:7845****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