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占比15.8%的高龄老人如何养老?委员建议完善“时间银行”|聚焦上海两会
2021-01-23 13:40  浏览:35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记者 黄景源

在2021年上海两会期间,界面新闻获悉,上海市政协委员裘索带来了一份关于“时间银行”的提案。

即将于3月20日施行的《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在第四十二条中规定,上海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开展社区邻里服务、低龄健康老年人与高龄老年人结对关爱等互助性养老服务,探索建立互助性养老服务时间储蓄、兑换等激励、保障机制。

这一机制也被称为“时间银行”。

裘索在提案中指出,截至2019年底,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518.12万人,其中60到64岁占30.2%,80岁及以上占15.8%,两者比例接近2:1。

为缓解上海市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养老资源供给不足问题,上海已于2019年在虹口、长宁两区开展“时间银行”试点,鼓励和支持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提供非专业性的养老服务,按照一定的规则记录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时间,以“时间币”的形式储入其“时间银行”个人账户,以便将来兑换相同时长的服务。

目前,上海市级试点范围已扩大到徐汇、长宁、普陀、虹口、杨浦五区各街镇。

裘索在提案中指出,由于“时间银行”鼓励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提供非专业服务,志愿者团队中低龄老年人居多,缺乏老年服务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目前试点的“时间银行”范畴也仅限定在为老服务,且与“公益上海”平台的连接不够紧密,普及推广受阻。

为此,提案建议,上海应在“时间银行”的志愿者团队中重点培养高级社工师,根 据高级社会工作师的考试科目组织相关的培训讲座,加快培养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提案还建议,除低龄老年人外,上海应鼓励更多人群加入“时间银行”的志愿者队伍以及扩大志愿服务项目,未必等到其老后才能提取“被服务时间”,在其遇到困难的任何时刻均可寻求帮助。

同时,提案建议“时间银行”借助“公益上海”平台的影响力,依托平台做实做强,与公益护照实现联动,加强与志愿服务的紧密性。


发布人:8da1****    IP:125.64.04.***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