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张女士有两个儿子,她一直盘算着,大儿子住得远,小儿子就在跟前,以后养老就指望着小儿子了,于是事事偏心小儿子。张女士没想到,自己生病后,竟然被小儿子嫌弃了,最后还是大儿子收留了她。看着大儿媳的冷脸,张女士不禁有些后悔:当初要是自己不那么偏心,现在也不会这么难过吧……
偏心老二,觉得老大指望不上
张女士的大儿子陈星结婚的时候,张女士家基本没出什么力。大儿媳李超群家里条件好,房子是女方父母帮着买的,张女士说家里还有个小儿子,负担重,只给了大儿子8000块钱。
一转眼,李超群怀孕要生孩子,张女士夫妇只在李超群出院的时候去看了一趟,当天就回去了,说陈星弟弟住在家里,不能没人给他做饭,总之就是不能伺候月子。那时候还没有月子中心,月子是陈星和李超群的母亲两个人轮流调休伺候的。
产假结束,李超群要上班了,因为自己母亲离退休还有好几年,她希望张女士能帮忙带孩子,可是张女士说小儿子已经上班,在一个离家很近的单位,吃住都在家里,她走了就没人给小儿子做饭了。张女士的盘算是:大儿子家住得远,以后养老用不着他,有小儿子在跟前呢。
张女士的偏心把李超群气得奶水差点没了。她愤恨地对陈星说:“我们最需要人帮的时候,你妈在家给小儿子做饭,那将来就让她指望小儿子给她养老吧。”陈星讪讪的,也说不出反驳的话。
之后的日子真是鸡飞狗跳,多亏了李超群的母亲给请了个保姆,还见缝插针地来帮忙。那段难熬的日子,多年以后李超群都不愿回想。
患病之后,被老二嫌弃往外推
转眼陈星弟弟结婚有孩子了,就在这当口,陈星父亲突发疾病去世,张女士于是更加全心全意地照顾小儿子一家三口,做饭洗衣服带孩子……
谁也没想到,几年后张女士生病了。出院以后留下了后遗症:走路腿脚不利索,一只手也不灵活了。她跟小儿子一家住在一起,任何忙都帮不上,还要指望小儿媳做饭伺候。时间一长,小儿媳对张女士的态度大不如前,偶尔还会给老人脸色看,话里话外那意思:“你有两个儿子呢,不能总指望我们一头啊!”有时候,两口子当着老人的面就开始吵架,小儿媳妇催丈夫把婆婆送走。张女士听见这些“闲话”暗自抹眼泪。再后来,陈星弟弟也渐渐认同了妻子的想法,他皱着眉头对老母亲说:“我哥家房子大,还有电梯,你去我哥家住些日子吧,他丈母娘是医生,你上医院看病也方便……”
于是,在两口子又一次吵得不可开交时,弟弟给陈星打电话:“你快来看看咱妈吧,让她弄的,我都快离婚了!”陈星赶忙开车去了弟弟家。弟媳妇咬死了不松口:老太太必须搬出去,不然夫妻俩就离婚。
投靠大儿,只能忍受儿媳冷脸
陈星没办法,只好把老娘拉回自己家。一进门,就看到李超群黑着脸。陈星赔着笑说:“妈来咱家住一阵子。”李超群语带讥讽地说:“妈不是不愿意来咱家吗?现在来咱家谁给你弟弟做饭呀?饿着你弟弟怎么办?”陈星气得脸色铁青,但是没吭声。
李超群也是刀子嘴豆腐心,她没再刺激陈星,冷着脸收拾房间,把婆婆安顿了下来。她心说:“反正不能一直住我家,两个儿子家轮流住呗!”
张女士料到大儿媳看见自己不会有好脸色,于是时时事事赔着小心。她心里明镜似的:虽说跟大儿子一家不如跟小儿子一家亲,但事到如今,幸好老大还能收留她,否则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夜深人静时,她也有点后悔,当初要是自己不那么偏心,恐怕跟大儿媳的关系就不像现在这么僵了,那样,自己的日子会好过得多。唉,谁让自己押错了宝,没有一碗水端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