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交社保和33岁交社保,结果有什么区别吗?区别当然是非常大的。如果按照正常的退休年龄60周岁来计算,23岁交社保有效的缴费年限可以达到37年,33岁交社保有效的缴费年限只能达到27年,每月养老金差别至少在1000元以上。
我们缴纳社保的目的其实就是两个,一是为了老有所养,今后能靠养老金来支撑老年的养老生活;二是为了病有所医,今后生病住院时,能够保障自己最基本的医疗费用,能够减轻自己的医疗费用负担。
从养老的角度来分析。23岁开始缴纳养老保险,比33岁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在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时,要多10年的缴费年限。养老金是按照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等来作为计算的依据,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就越高这是由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养老金的计算方式等来决定的。按照最低的60%的缴费标准来计算,每相差一年的缴费年限,养老金的差别最低也是在每月100元左右。
从时间维度来分析。23岁开始缴纳社保,不管是养老保险,还是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都是比较充足的,即使因为中间跳槽,找工作或是失业几年,都不会影响在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时,担心缴费年限不足15年,即使缴费满15年今后没有钱继续缴纳了,也不会影响自己按时办理退休。23岁缴费和33岁缴费,如果作为女性,在时间概念上显得更为紧迫,23岁距离50岁有27年的时间,33岁距离50岁只有17年的时间,如果不小心中间断缴几年,就有可能在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达不到规定的要求。
从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在缴纳社保时不仅要考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同时也要考虑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虽然医疗保险有短期和长期两种功能,短期功能主要是指缴纳医疗保险以后看病就医的报销时限,23岁缴纳医疗保险的,从缴纳医疗保险开始,就会享受到医疗保障待遇;33岁开始缴纳医疗保险,也就是在33岁之前如果生病住院都可能是自费的,或是只能依靠居民医保来报销医疗费用。
从长远功能来看,凡是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在缴费年限达到国家规定的缴费年限,在办理退休时不再缴纳医疗保险而终身享受医保待遇,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在大多数地方要远远高于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23岁开始缴费的人,在办理退休时都能达到规定的缴费年限,33岁开始缴费人,男性在退休时能达到规定的缴费年限,女性就有可能达不到,需要在办理退休时进行补缴。
综上所述,23岁开始交社保和33岁开始交社保,缴费时间相差了10年,正常情况下,缴费年限也要相差10年,养老金差距也是非常巨大的,同时还涉及缴费时间的空间维度、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等因素,总体上不属于同一个缴费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