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见习记者 孔媛媛
2月3日下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济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获悉,曲阜市石门山镇以弘扬和传承“孝老敬老爱老养老”传统文化为突破口,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着力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就餐难问题,目前,石门山镇共有11个村建起“幸福食堂”,已全部开伙,近200位老人受益。
曲阜市石门山镇党委书记步新华介绍,石门山镇西焦沟村“幸福食堂”建设坚持三个明确,建设标准明确, 秉持“三个整合一不新建”原则,引导各试点村居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改造扩建,避免大拆大建,降低建设成本。就餐人员明确。不搞“大锅饭”、不搞“一刀切”。管理人员明确,各试点村居成立“幸福食堂”理事会负责运行管理,理事会成员3-5人,原则上由村干部、村民小组组长、老党员和就餐老人代表组成。
同时, “幸福食堂”实行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运行模式,强化“四个保障”,确保长效运营。强化资金保障,采取“集体拿大头、群众缴一点、财政补一点、社会帮一点”的模式,统筹解决资金保障问题。强化安全保障,幸福食堂”所用菜、蛋、肉、油等食材统一购买,对工作人员定期体检,要求具有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对饭菜不定期随机抽检。强化制度保障,建立了监督人员公示牌、工作人员职责、就餐注意事项、用餐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完善“幸福食堂”管理办法,与就餐人员签订往返途中安全协议,做到靠制度管人管事。强化组织保障,明确每个支部书记兼任食堂“堂长”,负责食堂日常管理。“幸福食堂”财务单独核算、专人管理,对集体投入、就餐人员缴费和社会捐助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定期公布接受村民监督,确保食堂事务规范、公开。
值得关注的是,解决老人生活困难的同时注重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餐前五分钟宣讲党的政策理论、老年人保健知识、移风易俗工作等,餐后通过电视、多媒体播放戏曲、电影等节目。经常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举办“爱心义剪”,免费给老人理发,开展戏曲表演、养生知识讲座等,充分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据了解,下步,石门山镇将在全镇26个村全面推进“幸福食堂”试点工作,努力提升“幸福食堂”服务质量,拓宽“幸福食堂+N”服务的延展模式,打通老年人就餐服务“最后一公里”。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