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0后已步入30岁大关
作为90后“打工人”的一员
小编已经开始关心退休的生活
90后打工人一边熬夜脱发
一边喊着“早安,打工人”
内心期待着退休年龄到来的时候
一直备受关注的“延迟退休”
又传来了最新消息…
注解:打工人为新时期无产阶级人群的雅称
(多用作网络用语)
▼
人社部称
我们正在认真研究相关政策措施
9月3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官网“部长信箱”栏目发布了一则“工资福利司答网民关于延迟退休政策的来信”。
针对网友提出的“机关女性工勤人员能否参照事业单位或企业女性工人延迟退休或自愿延退政策”问题,人社部表示,“来信中提到事业单位和企业女性工人都有延迟退休或自愿延迟退休政策,国家层面并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目前,我们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适应人口老龄化和预期寿命延长的需求,认真研究相关政策措施。”
延迟退休迟迟未定
现在真的要来了吗?
据人社部部长表示,之所以迟迟未定方案是因为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就业压力非常大,特别是近几年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分流安置的压力较大,因此,制定这样的方案需要更加稳慎。
但是在另一方面,以下三个因素也是考虑延迟退休的几个核心关键:
1、大多数国家退休年龄是65岁、67岁
人社部原部长曾指出,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退休年龄,除了非洲的一些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都是在65岁、67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一些国家相应延迟了退休年龄,“相应推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
2、多国延迟了劳动者的法定退休年龄
近年来已有多国延迟了本国劳动者的法定退休年龄。今年上半年,日本政府表示,正在考虑将雇员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70岁,并计划明年向国会提交相关修正案。
几个月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019年国庆群众大会上,宣布政府将在未来10年内,将国民退休年龄和重新雇佣年龄分别延长3年——到2030年,法定退休年龄从现在的62岁延长到65岁;重新雇佣年龄从现在的67岁延长到70岁。
3、我国现行企业职工退休年龄
据了解,我国现行企业职工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是上世纪50年代《劳动保险条例》等法规明确的。
1978年《国务院关于颁发〈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通知》再次予以确认,至今仍在执行。
如果延迟退休执行
以下四类人将受直接影响
人社部部长曾表示,延迟退休政策最根本的原则,是“小步慢走,渐进到位”,为了给公众做好心理准备的时间,政策出台后至少五年,才会渐进式实施。
由于今年没有出台相关方案,如果我们假定2020年出台,2025年落地实施的话,就是以下四个群体将受影响——
第一类:
到2025年,小于等于60岁男性(1965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第二类:
到2025年,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5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第三类:
到2025年,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1970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第四类:
90后年轻人(1990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如果延迟退休方案照这样落实下来
将会是60后赶上一小批
70后赶上一大批
80后全赶上啦!
90后、00后就当没听过好了
退休离“打工人”还有半个世纪
加油,打工人!
附上男女退休对照表
(快转给身边的小伙伴
大家一起开心一下
)
65岁!!!
作为90后的“打工人”看完
延迟退休只有一种感觉:
这个班真的是要
活到老、上到老
一想到60多岁早起的一群“打工人”
你在拼夕夕到处找人砍价,
他在didi打车求人助力,
我在化工厂拧螺丝拧到凌晨。
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我好难过...
养老金究竟会不会受到影响?
一听说延迟退休,不少网友立即发问,特别是关于养老金的相关事宜:
延迟退休,什么时候能拿到养老金?个人缴费逐年递增,过两年还交得起吗?养老金领取金额怎么算,将来到底能领多少?还没退休就去世了,已缴纳的钱怎么办?跨省流动的灵活就业者如何参保缴费?
针对这些问题,人社部通过中国政府网回应了。
1、延迟退休,什么时候能拿到养老金呢?
网友“老荣”提问,很多人在谈退休年龄推迟,三四十岁的人们很担心,等到他们退休还有二三十年,到时候会不会又推迟了,未来甚至推迟到80岁?
人社部表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即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个人身份参保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龄规定是明确的,即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对于延迟退休,人社部表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一些国家作出了政策调整,相应延迟退休年龄。
人社部称,延迟退休年龄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重大的社会政策,政府是非常慎重的。我们将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综合考虑劳动力市场情况、社会的接受程度,根据不同群体现行退休年龄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论证,稳妥推进。
2、养老保险缴费逐年递增,过两年还交得起吗?
网友担心,每年缴费的金额不固定。大多是逐年递增的,今年还交得起,过两年可能交不起了。
按照现行制度规定,各类企业及其职工必须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人员等可以参保,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但并不是强制性的。
人社部表示,个人身份参保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原来的政策规定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其中明确,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全口径平均工资的60%至300%范围内自愿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
人社部称,不仅平均工资口径调整、标准降低,选择范围也变大,选择低基数的可以进一步减轻缴费负担,收入较高的人员也可以选择较高的缴费基数,来提高自己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也就是我们说的多缴多得,基本保障。
此外,个人身份参保人员可以选择按月缴纳养老保险费,也可以按季、半年、年度合并缴纳养老保险费。这些政策,充分考虑了个人身份参保人员没有固定工资性收入的特殊情况,更加便于他们参保缴费。
3、养老金领取金额怎么算,将来到底能领多少?
网友担心,养老金领取金额的算法太复杂了,老百姓根本搞不懂,都不知道将来领多少。
人社部表示,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较好,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水平比经济欠发达地区要高一些。
累计的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工资水平越高,退休时的年龄越大,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水平相对就会较高。长缴费、多缴费、晚退休,就多得养老金。
此外,参保人员缴费年限越长、退休时基本养老金水平越高,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也会比较高。
4、还没退休就去世了,已缴纳的钱怎么办?
网友担心,连着缴费了15年,甚至更长时间,如果没到退休年龄去世了,交的保费是不是就没了?
人社部表示,国家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从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列支;个人账户养老金,首先从个人账户储存额中列支。
当个人账户储存额变为零时,其个人账户养老金从统筹基金中列支。也就是说,退休人员无需顾虑个人账户储存额剩余多少,国家将确保包括个人账户养老金在内的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此外,国家政策还规定,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员死亡的,其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5、跨省流动的灵活就业者如何参保?
有网民留言称,人在外地,因为自由职业不能异地交社保,也不敢生病。
人社部表示,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参保的具体办法由各省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有的省份要求灵活就业的参保人员应具有本省户籍。
跨省流动就业的灵活就业人员,目前无法在就业地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也可以在本人户籍地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保缴费。
人社部指出,下一步,将结合户籍制度改革,指导各省份进一步研究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办法,方便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关于养老保险的其他问题
“延迟退休”关乎每个“打工人”的切身利益
快分享给身边的“打工人”
每多一个转发/关注
就会多一个“打工人”获救
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欢迎来评论区交流哦~
来源:51社保服务平台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