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成都“康嘉逸居”遇资金危机 央视:养老产业金融化莫饮鸩止渴
2021-04-15 19:08  浏览:96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来源:央视


养老产业金融化莫饮鸩止渴


成都著名的养老产品“康嘉逸居”的资金危机是国内养老产业问题重重的最新例证。尽管投资方成都置信实业集团是当地一家明星企业,但由于项目资金流出现严重问题,超过2600名老人、共计7亿资金被套牢,众多受害者不但无法获得项目方承诺的利息,连拿回本金也遥遥无期。




类似养老机构的“暴雷”已不是新鲜事,江西老庆祥的阳光社区、湖南纳诺的老年公寓非法集资事件都是沉痛的教训。如果以“养老院”和“非法集资”为关键词,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相关案件超过400件,涉案金额动辄上亿元,受害人数少则以百计,多则数千人,它们都是养老产业“野蛮生长”的典型案例。


做局的套路大同小异,打“温情牌”博取信任,鼓吹项目“美好未来”,表面上承诺给投资的老人“超常”利息,背地却用“滚雪球”的方式吸纳更多老人的资金用于兑现高利许诺。譬如,纳诺老年公寓实际上仅有300个床位,却收取了7000多个床位预定金,典型的拆东补西、寅吃卯粮。


纯粹的骗局之外,更普遍、更深层的问题是养老产业中部分机构的贪大求快。在这一逻辑下,很多机构将重心放在了宣推上,招募庞大的推销团队“扩张”业务,以巨额的广告投入扩大影响,靠“烧钱”营造声势,很容易演化成一场圈钱的游戏。




这种金融化浓厚的模式与养老产业的发展规律格格不入,况且国内养老业尚在起步阶段,盈利回报需要长期投资和专业运营,挣快钱的思路必然是饮鸩止渴。


老龄化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约占我国人口三分之一,在“少子化”背景下,专业机构化养老是大势所趋,养老产业是一个具有充分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因此,规范养老产业健康发展必要且迫切,这需尽快厘清民政、金融、工商、公安等部门的监管责任,解决监管中“九龙治水”的难题,对养老机构进行全程监管,对违法者进行强力惩罚,让“夕阳红”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给老人们创造出“为霞尚满天”的多彩生活。


发布人:534f****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