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居家生活适老化改造越来越受重视。2020年来,庙前街道持续开展适老化民生工程,改善老年人居住条件,降低在家庭发生意外的风险,不断提升居家生活品质。
“我们辖区有很多生活不便的老人”
“王阿姨,好久没来看您了,最近身体怎么样?需要我们做点什么吗?”
“又麻烦咱社区来看我,真是谢谢啦。我岁数大了,行动上不太方便,上厕所的时候经常站不起来,如果有个把手就好啦。”
“好的阿姨,如果有条件,我们会及时给您联系安装的,您要多注意身体,小心别摔倒。”
家住水西关街7号院的王翠兰年近九旬,腿脚不便,日常起居都有困难。“我们桃园路二社区还有很多这样生活不便的老人,而且辖区内多为老旧小区,许多小区的功能无法满足当下老年人们的实际需要。”谈到辖区老年人居家、出行问题,桃园路二社区党总支书记孔奇芳很是担心,“创建宜居适老居家环境,关爱老年人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适应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对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
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有1/3至少发生一次跌倒,而跌倒中77.1%是在自己最熟悉的家中。为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退化导致的生活不适应,优化老年人现有住宅和居住空间的适老水平,减少老年人居家养老存在的风险,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和自理生活能力,太原市在2019年适老化改造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对全市范围内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楼道和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
何为适老化改造?庙前街道副主任唐海玲介绍说:“由于很多老建筑、老设施在建造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及行动特点而做出相应的设计,现在为了适应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对设施进行改造升级,这个过程就简称为适老化改造。”
2020年,经过家庭、社区申报,资格审核,需求评估与方案确认等程序,庙前街道共申报家庭适老化改造81户,楼道适老化改造18个,并在2020年底前已全部安装完成,推动构建适宜老年人居住、出行的无障碍化环境。
“父亲居家养老安全了我们子女的担心也少了”
“适老化改造通知下来后,我们立刻对辖区进行全面摸排了解,对老年人数较多的水西关街19号院的4个单元安装了楼道扶手、照明灯等,惠及60户居民;同时为6位起居不便的老人家中安装了扶手、可移动床边桌等适老化器具,方便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孔奇芳高兴地说道,“进行适老化改造,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把关键钥匙。通过适老化改造,老年人生活便利了,我们也更安心了。”
家住汾东公寓的肖辉今年已经95岁了,老人精气神很足,唯独腿脚不太好,走路起身不太方便。对此,水西关街四社区为肖老家安装了适老化扶手、助浴椅、呼叫器等,给肖老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我年纪大了,腿脚不像年轻的时候了,行动不太利落,生活上的困难也更多了。不过最近社区给我家里做了适老化改造,解决了我的许多困难。”
肖老的子女也十分高兴,女儿感激地和社区工作人员说:“我父亲年纪大了,生活起居存在很大的问题,社区为我们安装的这些适老化改造项目,不仅为父亲居家养老的安全性提供了一份保障,我们作为子女也少了很多担心。”
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是弘扬敬老爱老传统美德的重要表现,也是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一字之差,体现的却是更高标准的服务保障和生活品质。庙前街道将会持续推进适老化改造工作,营造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为辖区老年人打造安全的家、舒适的环境。
(庙前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