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北京市发布《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档案技术规范》地方标准,一人一档动态系统描绘老年人“健康图谱”
2020-12-30 20:18  浏览:6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随着养老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入住养老机构成为老年人养老的重要方式之一。住在养老院,图的就是放心和舒心,最核心的就是老年人的安全和健康。

Q:

怎样才能让老年人家属、养老机构、第三方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更清晰、更全面地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更准确、更贴心的照护方案,为老年人提供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服务呢?

A:

老年人健康档案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工具。

“健康图谱”

为老人身体保驾护航

老年人健康档案

是以老年人个人健康为核心,记录老年人个人健康信息的标准化、系统化资料,包括档案首页、老年人入住健康记录、健康评估记录、日常健康记录、知情同意书、辅助检查报告、健康体检记录、退住记录等。

这个涵盖了老年人身体、心理、照护等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标准化文件,是老年人健康情况真实、全面的写照,并伴随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时间的增长不断丰富完善,从而成为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描绘老年人身体状况的“健康图谱”。

为养老服务对象建立动态、全周期的健康档案,是养老机构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

养老机构通过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可以实现对老年人健康信息的全时、动态管理,为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也是各类医养结合机构提供精准服务的有力保障,是老年人和养老机构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依据,为政府机关精准施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服务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规范健康档案势在必行

早在2014年

北京市就发布了《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档案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指导养老机构建立规范的老年人健康档案。在标准的指引下,养老机构在接收老年人入住、日常巡诊、退住等各工作环节有章可循,记录留痕,工作更加有序规范,对促进养老机构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入院老年人健康水平,推进医养结合起到了积极作用。

后来

随着北京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和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等政策的实施,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健康档案的作用也愈发凸显,有利于老年人得到适配的照护服务和规范的养老服务。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要提升,老年人健康档案不能缺位,建立规范的“健康图谱”势在必行。

现在

为进一步规范养老机构健康档案的记录和管理,完善档案内容,明确管理要求,统一记录格式,提高档案质量,帮助养老机构和相关部门更加准确、系统地了解入住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高养老机构风险防控能力和服务质量,北京市民政局组织相关单位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档案技术规范》进行了修订,近期将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外发布。

发挥大数据优势

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此次出台的《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档案技术规范》地方标准从养老机构实际操作的便利性出发,根据机构工作流程组合排列内容次序,合并了原标准“档案内容”与 “档案记录”章节,让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看到标准就知道健康档案应该有什么,怎么记,简便易懂,不但使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有据可依,而且还能切实促进标准在养老机构尽快落地实施,推动养老服务各项管理和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本标准的附录分为规范性和资料性两种。

健康档案首页、疾病诊断记录、入住记录、日常健康记录、知情同意书、退住记录和档案封面样式为规范性附录,养老机构需按照要求执行。在附录内容设计上,结合养老机构实际情况设置了填写项目,格式更加规范,项目更加精炼,指导更加明确,便于各养老机构间数据的有效衔接,利于政府对养老机构加强管理和开展评价。

健康评估记录和健康体检记录为资料性附录,养老机构可参考使用。在健康体检记录中,对传染病等体检项目做了明确要求,这为长期集中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传染病防控上了一把“健康安全锁”。

本标准明确提出——

养老机构宜建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同步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健康档案,录入系统的电子档案可打印备查。

根据2021年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电子档案与传统载体档案具有同等效力。随着养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产业的技术进步以及和医疗、保险等行业间信息的融合发展,未来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档案必将会与更多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共同发挥大数据信息化的优势,为老年人描绘出更加准确更加全面的“健康图谱”。

北京社会建设和民政




发布人:a08d****    IP:101.229.1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