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17连涨!养老金上调,城乡差距再次拉大!农民养老何时不难?
2021-04-12 13:07  浏览:37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村长晓佳一】用文字记录农村生活,书写三农问题,解读社会焦点!敬请点击关注!


14亿人口,2.6亿的老年人,未来几十年老年人口持续增加,到2050年老年人口超过1/3,60岁达到近5亿的高峰值,65岁以上的3.8亿。这些以亿为单位的老年人,也是当下我们80后、70后、60后的人群,在我们丧失劳动能力以后,靠什么生活?靠什么来养老?养老金无疑具有浓墨重彩的意义!




随着结婚难、结婚意愿降低,社会导致恐婚不婚的现象发生,加上晚婚晚育,生育意愿下降,出生率逐年下滑,未来人口减少或者是暴跌是很大概率的事情。而30年后,60岁以上的人就有5亿,靠年轻人养活老人就很不现实。


推出的养老保险能够有效地缓解养老难的问题,随着物价的上涨,货币的增发,养老金也会随着上涨。在2020年,养老金连续上涨16年,被称之为“16连涨”,造福了近亿的退休人员。


而今年会不会涨已经尘埃落定,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只是何时上涨,涨多少还在制定之中,据有关方面透露,本月也就是4月份相关养老金“17连涨”方案就要出台。




对于9000多万退休人员来说绝对是好消息,5%的上涨幅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少则一两百,多则千八百能够解决不少问题。


而与之相反的则是城乡居民养老金,参保人数超过5.4亿人,90%以上都是农民,60岁以上领取养老金的有一亿多人,然而养老金的额度少的仅有93元,多的不过一两百(上海地区1000多点),与大多数城市市民相比是天壤之别,城市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在2500以上,这次上涨再次拉大了城乡差距。




虽说农民的养老保险改名成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但是本质上还是农民占了绝大多数,这些年我们看到也在上涨,只是上涨幅度很惊人,上涨的金额让人无语,以去年为例,上涨幅度超过退休人员的5%,但是才涨了5块钱,于人家涨一两百的比连个零头都没有。


这也是一直被农村人诟病的养老金问题,为什么同人不同命?简单来说就是户籍制度、出生地的问题,怪没有投个好胎,从出生开始周边的机会和环境就注定了很多的结局,这也是现在许多年轻人整日无所事事,一副不求上进混吃等死的模样,因为“看透了”!


尤其是现在城乡教育的千差万别,更是造成了阶层的固化,让许多农村青年意识到已经不是靠“勤劳”致富的时代了,“拼爹”才是根本,出身决定命运,而农村人想要改命无疑要花上几代人的代价。




这也是决定以后养老的标准有多高,退休以后是游山玩水,还是在年老之时继续下地干活。


当下农村老人养老的现状就是60岁靠打零工、靠种地,70岁继续种地,80岁还是在地里,好像农民注定种一辈子地,宿命如此。然而生活如果过得去,谁愿意面朝黄土背朝天?指望每月百八十的“养老金”?那才是无老可养。


好在是农村还有些自留地,这也是为什么种地不赚钱农民还愿意种的原因,土地是退路,也是年老时的生存之地。


有人也说,赡养老人是义务,子女应该为老人养老,但是在现在的农村越来越不现实,年富力强的青年、中年一年365天有300天在外地打拼,生活的压力一刻都敢停下来,不让老人给带孩子,倒贴棺材本就算好的了,还指望回来服侍伺候老人?久病床前无孝子不是一句玩笑话。




我们提倡人人平等,城乡差距就必须消除,养老待遇的云泥之别现在也是必要解决的。社会主义国家,就算我们以贡献论,现在农村的老年人也是不会输于城镇职工。


人生不过几十年,农民劳碌的时间和强度大大高于工人,这其中也许有无用工,但是社会分工的问题也是收入分配的问题,而不是农村农民天生的问题。


这一代农村老人与城市老人的退休生活有着天壤之别,那么下一代呢?如果一直这样谁愿意呆在农村,谁还会种地?粮食安全靠谁保障?资本吗?那才叫没有保障。




因此大幅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养老待遇,消除城乡教育、医疗、养老、收入的差距,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才能跨进发达国家序列,共同迈进共产主义社会。


发布人:98ee****    IP:223.213.78.***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