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一直是中国中老年人和当今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晚年生活飘摇时躺在病床上,更需要子女精心的照顾。
独生子女,就没有这个烦恼了,天大的事儿都是自己顶着。但是有儿有女有几个孩子的家庭,如何分配父母的养老责任、履行养老义务,是一件需要引起深思的事情。
这里说下王婆婆的故事,自述人是王婆婆的女儿,以第一人称表述:
我们这边农村人对于养老的概念就是,儿子出钱,女儿出力。这其实也没什么,作为女儿哪怕没有这个规定,也得多去看望看望母亲吧。
所以说,本来也就没有什么矛盾的地方,因为从小就知道家里的财产肯定是给弟弟的,而且说实话当时那个背景家里也没什么财产。
但是吧,自从去年我刚刚退休想去游山玩水时,母亲瘫痪了这件事才如同雪上加霜,承受身心的打击和考验。不得不,打消出去旅行的想法,在家照顾母亲。
我们这边农村的传统观念是,老人的养老问题尤其是患病老人的养老,凡是金钱方面则是儿子出的,但是涉及需要照顾或者精神上的陪护,需要女儿去做。这似乎就是默不成文的养老潜规则。
你说出钱吧,其实也不需要多少钱,一方面母亲自己稍微有点社保收入,每月1000多,生活费是足够的。另一方面,大的医疗费报销了大头,剩下的也不多了。其实,我弟弟这么说来也不用出什么钱,最多也是名义上承担了而已,每个月稍微买点东西贴补一下。但是照顾的方面,作为女儿的我天天都要过去看好几回,还得给母亲洗头洗澡,洗护是一项大工程,帮母亲翻身子也是必备的事项。
要是把这事指望给弟媳妇吧?就有一次我出去外面有事,弟媳妇去照顾了两天,当我回来时弟媳妇兴高采烈地说终于“物归原主”了。可是,作为姐弟,我倒是真心希望无论从照顾上还是费用上都能够AA,而不是一个人承担照料老人的全部。
这种养老潜规则,压得人喘不过气啊,现在因为要照顾母亲,导致我也完全没有精力去做别的事,到时候女儿要是生了外孙,也无法去照顾,想到这里,未免有些自责和难受。
写在后面:
我国素有"养儿防老"的说法,子女长大以后孝顺自己的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儿子出钱女儿陪床”,这种传统农村的养老观念,需要打破原有的桎梏,不然会让那些女儿们苦不堪言。
不论什么人都会有老去的一天,都要经历养老阶段,我们要意识到这一点,履行起照顾父母养老的职责,当然这一件事上,孩子之间也要尽量一碗水端平,不要让女儿付出艰巨责任,但是又得不到亲情的肯定和反馈。
无论是成长过程,还是子女反哺父母的过程,映射出一个道理,有子有女的家庭里,做父母的要一碗水端平,最忌重男轻女。否则,日子久了,父母和子女之间会生嫌隙,感情也会冷漠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