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
一周信创舆情观察(3.1~3.7)
2021-03-13 16:51  浏览:110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一、一周舆情要点

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全国两会由此正式启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在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表示,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一些被“卡脖子”的重大攻关项目,我们将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按照“揭榜挂帅”的要求予以推进。

政策方面,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6G目前是属于探索阶段,我们也在和国际互动,推动共同的标准、远景的需求、技术的成熟等。工信部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芯片产业发展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共同打造芯片产业链,中国政府在国家层面上将给予大力扶持。3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1)》。要求围绕国家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专利导航体系建设,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助力破解“卡脖子”问题。

行业方面,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在对外经济方面,2020年集成电路出口数量达2598亿个,出口总额达8056亿元;2020年集成电路进口数量为5435亿个,同比增长22.1%,进口总额为24207亿元。日前,工信部发布公告,再次下架10款侵害用户权益APP。据媒体统计,2020年中国互联网企业上半年研发投入,阿里巴巴以328亿位居第一位,腾讯179亿排名第二,百度、京东、美团和拼多多分别为93亿、69亿、47亿和31亿。

公司方面,3月4日,华为正式发布好望云服务,实现“1+3+N”布局。3月4日,阿里云与奇安信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重点行业的云安全领域进行自主研发,根据协议,阿里云与奇安信将共同打造适配主流云计算平台的云+安全解决方案。近日,腾讯发布首个软硬件全自研的多模态四足机器人Max,首次实现了从四足到双足的站立、移动,能完成后空翻、摔倒自恢复等高难度动作。据Digitimes,台积电3纳米芯片将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量产,单月产能5.5万片起。

地方层面,上海“新基建”2021年重点工作近日公布,将加快制定本市数据中心“十四五”建设规划。日前,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珠海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这是珠海继富山工业园、联港工业区后第三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北京证监局近日发布通知,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北京)项目申报工作,将侧重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资本市场各类业务的科技赋能。

二、舆情传播分析


3月1日0时至3月7日23时,全网关于信创的舆情总量共9360条。传播趋势方面,舆情热度在3月1日上午10~11时达到高峰,实时声量187条。这一时段,舆论聚焦“中国IT云服务10强榜单发布”。


媒体类型方面,3月1日~7日,信创相关舆情主要集中在新闻APP平台,占比33.53%;其次是微信和新闻网站,分别占25.9%和24.58%;微博平台占10.58%;论坛、数字报、问答、视频、博客和其他平台累计占5.42%。


话题方面,内容聚类显示,3月1日~7日,舆论聚焦的信创话题包括“工信部:6G目前属于探索阶段”、“全国政协委员江浩然:推动信创产品在关键领域加速落地”和“阿里云与奇安信达成战略合作”。

三、政策动态

1、工信部:6G目前属于探索阶段;政府将对芯片产业在国家层面上大力扶持

日期,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6G目前是属于探索阶段,我们也在和国际互动,推动共同的标准、远景的需求、技术的成熟等,我们需要和全球各国业界朋友相互交流、互相探讨、共同促进新的发展。工信部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芯片产业发展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共同打造芯片产业链,使它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在国家层面上将给予大力扶持。(证券时报e公司、36氪)

2、国家知识产权局:研究制定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3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1)》。要求围绕国家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专利导航体系建设,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助力破解“卡脖子”问题。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做好相关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研究制定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开展专利特殊审查政策与机制综合性评估论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审查制度。(证券时报e公司)

3、国开行:加大集成电路等股权投资 今年拟新增500亿元以上

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赵欢3月2日表示,计划今年安排发放重大科技项目的专项贷款500亿元以上。从今年开始,开展“百链千企”专项金融活动,今年计划安排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贷款投放4000亿元以上。将运用开发银行管理的产业投资基金、科创基金继续加大对集成电路、先进制造业以及科技创新方面的股权投资力度,今年我们准备新增股权投资500亿元以上。(科创板日报)

四、重点舆情摘要

1、聚焦两会“信创”

在科技创新领域,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玮表示,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主要突出了三个方面:一是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包括怎么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用好现有的国家科技资源、怎么优化配置科技力量、怎样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是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一个慢变量,必须要踏踏实实去做,所以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要创造条件让科学家把冷板凳坐热,在加强基础研究方面,有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完善对科研人员、科技成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三是要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就是把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得到更大优惠。这是一项很大的政策,激励企业去增加科研投入。(新华视点、央视新闻)

***两会声音***

【何立峰:“卡脖子”的重大攻关项目 将按照“揭榜挂帅”的要求予以推进】

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回应了,“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在相关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安排上如何部署的相关问题。何立峰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突出了一些重点的项目,主要是把国之大事和关键的小事相结合,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性的一些重大攻关项目,包括量子信息、星际探测以及将长期稳定和保障我们安全的,就是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一些被“卡脖子”的重大攻关项目,我们将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按照“揭榜挂帅”的要求予以推进。(央视新闻客户端)

【工信部原部长苗圩:实现制造强国目标至少还需30年】

3月7日,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表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任务。在全球制造业四级梯队格局中,中国处于第三梯队,实现制造强国目标至少还需30年。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成就很大,但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基础能力依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掉链子”风险明显增多,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下降得过早、过快,不仅拖累当期经济增长,影响城镇就业,还将带来产业安全隐患,削弱我国经济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也要保持战略清醒,深刻认识差距和不足,咬定目标不放松,更大力度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证券时报)

【全国政协委员江浩然:推动信创产品在关键领域加速落地】

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认为,加速推进信创产品在关键领域的落地,已经成为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是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他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建议安排政府专项资金,由政府部门统筹信创龙头企业及行业应用单位,从需求侧入手,形成以行业用户为中心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加快信创产品与市场需求的匹配,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二是建议在原有时间表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时间排期,在关乎总体国家安全的金融、电力等领域,拟定信创产品在行业应用单位分阶段、合理化替代比例,加快推动信创产品适配及应用。三是由财政部牵头研究出台一定时期内针对关键领域信创产品的专项招标采购政策,开通信创产品专项招标采购通道,给予行业应用单位专项补贴,提高信创产品在应用行业中标比例,实现以应用促创新、以应用促提升。(金融时报)

【全国政协委员周玉梅:中国自主芯片已在北斗卫星、超级计算机等领域广泛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周玉梅7日在“委员通道”活动上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已经达到23.4%。中国自主芯片已在北斗卫星、超级计算机等领域广泛应用。(财联社)

【360周鸿祎两会三份提案,涉城市网络安全、智能汽车网络安全、网络安全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提交三份提案,分别是加快构建智慧城市安全基座“城市级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加强智能汽车网络安全,以及对网络安全行业特殊人才给予认定和激励政策。针对智能汽车安全问题,他提出把网络安全系统像“安全带”一样列为智能汽车的标配;推进智能汽车网络安全强制测试;强化智能网联汽车产生的数据安全监管等三条建议。针对网络安全行业特殊人才,他建议采取特殊人才认定和激励政策,提高社会对这个群体的理解和认可,也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黑客’这个名字被污名化了。”周鸿祎表示。作为网络安全领军企业的掌门人,周鸿祎认为自己有责任为“白帽子黑客”正名和发声。(36氪)

【百度李彦宏两会五份提案,涉及自动驾驶、互联网平台数据共享等】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提交5份提案,涉及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智慧养老进社区、互联网平台数据开放共享、人工智能教育体系、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等。在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方面,他建议,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强政策创新,支持自动驾驶商用和智能交通普及,满足老百姓的美好出行需求,早日实现交通领域碳达峰的目标。互联网平台数据开放共享层面,他建议构建不同互联网平台之间信息共享的机制,促进信息和知识的自由流动。(凤凰网科技)

【联想杨元庆两会建议: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今年提交多项建议,包括:立足科技产业实践,围绕发挥科技力量赋能实体经济,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发展供应链金融,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职业教育,稳就业,促进“中国智造”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发挥智能科技作用,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提高企业碳中和治理能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增长等。在科技赋能实体经济方面,他认为,当前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还存在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均衡、共享不充分、服务单一、能效不高等问题。杨元庆建议加强国家层面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引领算力基础设施整体有序发展;倡导建设多元化、智能化、高效能的新型算力基础设施,有效支撑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制定以应用效能为导向的算力评价体系和评测标准,引导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健康发展。(凤凰网财经)

【小米雷军建议:出台手机等设备适老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准备了三份提案,包括:如何发展智能制造、智能设备适老标准、疫情之后如何强化县级疫情防控信息平台建设。智能制造方面,他提出当前全球产业链面临转型升级,我国应加大对于智能制造的重视、扶持力度,关注如何培养人才。在这个转型的关键时刻,中国的制造业怎么能在全球起到引领作用,出路在于智能制造。在智能设备适老标准方面,他认为应尽快出台完整的信息技术设备适老标准,针对老年人用手机的难点,是十分重要的。(IT之家)

五、地方动态

1、北京证监局: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北京)项目征集

北京证监局发布通知,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北京)项目申报工作,将侧重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资本市场各类业务的科技赋能。第一批项目评审将于3月中旬启动,并于2021年5月向社会公示。(证券时报)

2、上海“新基建”2021年重点工作公布:加快制定本市数据中心“十四五”建设规划

据上海发布消息,2021年上海市“新基建”重点工作涵盖5方面26项任务,包括新建1万个5G宏基站,新建公用桩、私人桩、专用桩3万个,建设出租车充电示范站15个、加氢站5座,完成智能电表更换20000个等。上海将打造亚太一流的超大规模人工智能计算与赋能平台,探索建设临港新片区“国际数据港”互联网设施体系,加快制定本市数据中心“十四五”建设规划以及“小散老旧”数据中心改造淘汰工作计划。(36氪)

3、上海临港新片区发布集成电路产业专项规划(2021-2025)

上海临港新片区发布集成电路产业专项规划(2021-2025),其中提出,到2025年,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基本形成新片区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创新基地的基础框架;到2035年,构建起高水平产业生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东方芯港”。到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芯片制造、装备材料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形成规模化集聚。(证券时报)

4、广东省政府批复同意珠海再设一经济开发区,定位智能制造

近日,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珠海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批复同意后,该区域将实行现行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政策。这是珠海继富山工业园、联港工业区后第三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南方+)

5、长治举行龙芯(长治)信创产业园入驻企业集中签约仪式

2月28日,山西长治市举行龙芯(长治)信创产业园入驻企业集中签约仪式。此次签约落地的龙芯信创产业园总投资超10亿元,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以龙芯CPU为核心,引入联想开天、神州数码、卓怡恒通、量子芯云、中关村创客小镇等10余家企业,形成从芯片、硬盘、主板生产到系统集成、整机制造的完整信创产业链。还揭牌启动了信创产业联盟和太行信创人才教育联盟,将从技术、人才、政策等各方面,加速构建长治信创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产业生态。(长治日报)

六、行业动态

1、芯片缺货蔓延,多家手机企业寻求市场份额突破

realme中国区总裁徐起近日表示,目前手机芯片的缺货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向的。目前正在经历的是高端芯片的缺货,我们也一直在提前做芯片需求的规划,早期的规划可以减轻一定的压力,选择双芯片平台的方式也是采取的应对方式之一。魅族助理副总裁万志强也表示,正在积极做旗舰产品的备货。多家第三方机构预测,缺芯问题会贯穿2021年,由于产能提升需要时间,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可能延续到明年。(第一财经)

2、因未按要求整改 工信部下架10款侵害用户权益APP

日前,工信部发布公告,再次下架10款侵害用户权益APP。2021年2月5日,工信部向社会通报了26家存在违规调用麦克风、通讯录、相册等权限APP企业的名单。截至目前,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核查复检,尚有10款APP未按照工信部要求完成整改。(C114通信网)

3、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总额达8056亿元,进口总额为24207亿元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统计公报》)。《统计公报》显示,在对外经济方面,2020年集成电路出口数量达2598亿个,同比增长18.8%,出口总额达8056亿元,同比增长15%;2020年集成电路进口数量为5435亿个,同比增长22.1%,进口总额为24207亿元,同比增长14.8%。(集微网)

4、中国有约1.8万家从事5G相关业务的企业

天眼查大数据显示,中国共有约1.8万家从事5G和工业互联网相关业务的企业。从地域分布来看,辽宁省的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达到2000家。广东省和河北省排在二三位。近5年来,中国从事5G和工业互联网相关业务的企业数量稳定增长。以工商登记为准,中国2020年共新增超1300家相关企业,同比上涨39%。(同花顺财经)

5、2020年中国互联网企业上半年研发投入盘点,阿里第一、腾讯第二

媒体根据中国主要互联网公司财报数据,统计了各公司2020年前两个季度的研发投入,阿里巴巴以328亿位居第一位,腾讯179亿排名第二,百度、京东、美团和拼多多分别为93亿、69亿、47亿和31亿。(36氪)

6、哈萨克斯坦首都年内将试开通5G网络 华为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日前,哈萨克斯坦数字发展、创新和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奥拉兹别克对媒体称,2021年年底前,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将试验性开通5G网络。此前哈萨克斯坦媒体报道称,5G网络将首先覆盖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校区和世博园园区。2022年,5G网络将覆盖努尔苏丹的机场、火车站和大型休闲购物场所。据了解,为哈萨克斯坦首都提供5G通信技术支持的是华为公司。(央视新闻客户端)

七、公司动态

1、用友网络:拟6亿元至10亿元回购股份

用友网络3月5日晚间公告,拟回购股份用于未来员工股权激励,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6亿元,不高于1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42元/股。(第一财经)

2、台积电计划今年在台湾聘用9000名雇员

3月8日,据日本媒体报道,随着半导体市场需求增大和产能趋紧,台积电计划年内大幅扩大招聘规模,预计招聘近9000名新员工,较往年大幅增长近2成。(界面新闻)

3、科大讯飞在铜川成立城市超脑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

天眼查App显示,3月3日,铜川城市超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彭小露,注册资本1000万。公司经营范围含软件开发;互联网数据服务;智能控制系统集成;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教育教学检测和评价活动;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等。天眼查股权穿透信息显示,该公司由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金融界)

4、华为正式发布好望云服务

华为官网3月4日消息,华为数据存储与机器视觉产品线总裁周跃峰今日正式发布好望云服务,实现“1+3+N”布局。华为称,好望云发布后,华为机器视觉实现“1+3+N”战略的全面布局,“1”即软件定义摄像机;“3”即轻边缘、微边缘、好望云服务;“N”即智能算法、智能应用等软硬件生态。(界面新闻)

5、华为高管回应养猪传闻:华为不养猪 赋能企业养好猪

近日,外界盛传华为入局养猪行业,华为机器视觉总裁段爱国在好望云服务发布会后的采访中回应称,华为不养猪,但是会赋能企业养好猪。段爱国表示,相比其他行业,人工智能在养猪行业的应用偏落后,其他的行业比如说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园区,其实很多人工智能的技术已经在用了,而在养殖行业里这一块用得比较晚。据其透露,从去年开始一些大型的养猪企业找到华为,进行联创、赋能。(网易科技)

6、阿斯麦澄清中芯国际批量购买协议:只与DUV光刻技术有关

3日,中芯国际公告称,本公司根据批量采购协议已于2020年3月16日至2021年3月2日的12个月期间就购买阿斯麦产品与阿斯麦集团签订购买单。根据阿斯麦购买单购买的阿斯麦产品定价,阿斯麦购买单的总价为12亿美元。对此,阿斯麦发布公告澄清称,中芯国际已根据香港上市规则披露了与阿斯麦的批量购买协议。这与DUV光刻技术的现有协议相关,该协议已于2018年1月1日签订,最初将一直持续到2020年12月31日,并于2021年2月1日延长至2021年12月底。(集微网)

7、阿里云与奇安信达成战略合作

3月4日,阿里云与奇安信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重点行业的云安全领域进行自主研发,同时将在工业物联网、应急与攻防演练等场景,展开技术、产品、市场、资本等领域全面深入合作。根据协议,阿里云与奇安信将共同打造适配主流云计算平台的云+安全解决方案。同时,奇安信与阿里云整合双方在产业资源、技术生态、人才培养、安全运营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拓展新的业务合作。(中新网)

8、腾讯云在廊坊成立新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天眼查App显示,3月3日,腾讯云计算(廊坊)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王寒冰,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数据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专业设计服务;市场营销策划等。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100%持股。(36氪)

9、紫光国微:紫光金融芯海外批量应用 首次实现在海外金融机具上大规模商用

近日,紫光国微旗下紫光同芯金融终端安全芯片产品在海外批量应用,这是以紫光芯为代表的国产芯片,首次在海外金融机具上实现大规模商用。公司营销副总裁邹重人表示,在金融终端搭载的安全芯片领域,主导权与话语权仍掌握在国外芯片厂商手中,紫光同芯始终致力于助推中国金融支付产业彻底摆脱国外企业的束缚与控制。未来,紫光同芯将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不断壮大“超级金融芯”的生态体系建设。(证券时报e公司)

10、李东生:TCL已组建半导体部门 寻找集成电路投资机会

TCL创始人李东生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TCL科技已组建了半导体业务部门,寻找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机会。李东生说,TCL科技对半导体领域准备在三个方面寻找机会。首先是半导体功率器件。其次是集成电路设计,TCL将围绕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及材料、新能源三个领域的相关需求,寻找突破。此外,TCL科技还将发挥公司资本平台优势,包括通过旗下的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在集成电路产业领域寻求一些投资机会,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增强竞争力。(第一财经)

11、弘芯事件追踪:员工拒不离职,管理层弹尽粮绝

3月3日消息,曾经的半导体明星项目“武汉弘芯半导体”在一系列资金断裂、项目停工、管理层出走的丑闻后,武汉弘芯于2月26日发布通知称,“结合公司现状,公司无复工复产计划,经研究决定,请全体员工于2月28日下班前提出离职申请,并于3月5日下班前完成离职手续”。而多位弘芯员工表示,由于弘芯管理层提出的赔偿方案与员工入职时签订的协议不符,目前员工集体拒绝请辞,双方僵持不下。(36氪)

12、中兴通讯回应“设立汽车电子团队”:消息属实

报道称,2日晚间中兴通讯内部发文表示将成立汽车电子产品线,同时将设立汽车电子团队,隶属于系统产品技术规划部,其定位是负责汽车电子领域的统一业务规划和经营。对此,中兴通讯方面3日下午回应称:“消息属实。”(36氪)

13、腾讯发布首个全自研机器狗Max

近日,腾讯发布首个软硬件全自研的多模态四足机器人Max。其采用创新性的足轮融合一体式设计,首次实现了从四足到双足的站立、移动,能完成后空翻、摔倒自恢复等高难度动作。这是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继会走梅花桩的机器狗Jamoca和自平衡自行车之后,又一科研进展。未来机器狗将有望在机器人巡逻、安保、救援等领域发挥作用。(科创板日报)

14、英特尔侵犯芯片专利被判赔偿22亿美元

据报道,3月2日,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家联邦法庭裁决,英特尔公司侵犯他人半导体制造专利,需要赔偿21.75亿美元。这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专利侵权赔偿案之一。英特尔表示将上诉。(新浪科技)

15、台积电将于2022年下半年大规模生产3纳米芯片

据Digitimes,台积电3纳米芯片将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量产,单月产能5.5万片起。台积电的一大竞争对手三星电子也正在努力赶超。上周有报道称,三星电子高管Park Jae-hon近期在一次活动中表示,公司已定下目标,在2022年量产3纳米芯。(华尔街见闻)

16、华为关联公司哈勃入股立芯科技 持股比例为20%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立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哈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0%。同时,注册资本由100万元人民币增加到133.34万元人民币。据悉,上海立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从事软件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软件开发等。法定代表人陈建利。(TechWeb)

17、腾讯云将在巴林设立数据中心

腾讯云与巴林王国经济发展委员会日前正式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宣布将共同推动当地数据中心产业和云计算技术发展,助力巴林跻身中东北非的云服务区域中心。同时,腾讯云将在巴林设立其在中东北非区域的首个云计算数据中心,并预计于2021年底上线。(读创)

18、百度关联企业入股深势科技,后者涉云计算领域

企查查App显示,3月3日,北京深势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深势科技)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Billion Star Limited(兆翔有限公司)、苏州清流成长二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百图生科(北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百度关联企业)。同时该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约701万元,增加17.81%。企查查显示,深势科技成立于2018年11月,经营范围含应用软件服务;软件开发;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中的银行卡中心、PUE值在1.4以上的云计算数据中心除外)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北京百度毕威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为该公司股东之一,持股10.186%。(IT之家)

19、微芯院和数研所合作,推进基于长安链的数字人民币企业应用

3月3日,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各自在区块链技术和数字人民币领域的优势,推进基于“长安链”的数字人民币实现企业级应用。“长安链”是国内首个自主可控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具备自主可控、灵活装配、软硬一体、开源开放的突出特点,由微芯院、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腾讯和百度等知名高校企业共同研发,今年1月在北京正式发布。(财联社)

20、中国长城启动NCC-ERP项目 数字技术助推精细化管理

3月1日,中国长城与用友网络合作的NCC-ERP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用友网络将为中国长城提供NC Cloud等前沿创新技术,助力中国长城构建安全可信的实时企业,推动自主安全业务从信息化走向数字化。按照双方规划,2021年5月,全新ERP系统会率先在中国长城自主安全业务总部、浙江长城及山东长城上线,2021年年内,将完成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署。(证券时报e公司)


发布人:2a1a****    IP:125.64.08.***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