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后,引起了咱们老百姓的关注与热议,其中的相关内容也是从农民角度考虑,在细节方面更是贴近农民切实利益和现实生活,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农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不过对于农民是否能有养老金的问题一直都存在争议,有的人认为,农民本身交过公粮,为国家的建设作出了不少的贡献,所以理所应当的该给农民发放养老金,不过一到针对发放金额到底多少的时候?就有人站出来说话了,有人觉得发放太多的话,那么这是农民在“蹭福利”!
如此来看,在农民养老问题上其实一直都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今天我也是站在农民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接下来给出三点建议,或许能够让农民能够老有所养吧!
建议一:用地来养老
藏粮于地,守住耕地红线可以说是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词之一,而对于农民来说,别的没有,但是土地对于农村人来说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的,当然有人说自己家的一亩三分薄地养活不了自己,所以很多土地良田被撂荒了。
而且部分农村老人年事已高也不能够下地干活了,这个时候这部分被迫撂荒的土地可以由农民自由选择转让其土地经营权,那么这时候就能否把养老金与土地经营权挂钩,二者之间进行联系设置门槛,比如转让土地30年即可获得对应的养老金,自然也是对老去农民的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用地养老自然为的是盘活土地资源,同时让撂荒地能够被用起来,而且转让土地经营权也是为的让能种地想种地的人来使用这部分资源,从而也是承担了一部分农村老人养老金的缴纳,让养老压力可以进行多方面分担。
建议二:种地来养老
农民以种地为根本,对于很多农民来说种了大半辈子地,到头来也是没能够享受到养老金的待遇,关于这一点问题,在享受养老待遇的时候,所缺少的就是如何来界定农民种地过程中所产出的价值。
其实要说农民种地没有根本价值,这必然是不合理的,所以这里就需要让种地的农民划分一个年龄段,在60岁以前可以根据自身的劳动力情况自行选择靠种地赚钱,然后自行用种地赚到的钱来缴纳部分养老金,在60~65岁阶段便可以选择把自己的土地转让给他人,也就是回归到了建议一中的情况,让土地经营使用权换取养老金的缴纳。
对于这一点建议,其实也是为了公平公正对待,关于养老金的发放,大部分是由国家来承担,而农民本身如果没有缴纳一定数额的钱,自然是不能够领取养老金的,不然会导致一个资金缺口的产生,所以还是需要农民靠种地赚钱自行缴纳承担部分养老金才可以。
建议三:回收土地养老
目前来看物价的上涨,单靠种地确实不足以满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对于农村老人养老问题上,多数有子女的老人还是依靠儿女来解决的,当然也存在部分老人靠种地养老,其实对于60岁以上老人的土地,其实可以尝试一种方式,就是回收土地归村集体所有。
而这部分老人的土地最后可以由村集体代管理其土地经营使用权,在对回收土地的老人进行一部分的养老金补贴,其实这样子的做法也是值得被认可的,毕竟对于农村多数老人来看,土地的回收后,再补给年轻人种地,对种地的年轻人征税来补给养老金即可。
这点建议也是在建议一和二的基础上扩展,其实就是为了保证闲置土地的使用,未来我国农业要迈入现代化,自然需要大规模的土地整改,加入机械化的种植,最终还得需要年轻农民的加入才能够完成,所以回收土地保证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是不错选择。
以上便是笔者的3点建议,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争议一直都存在,不过当下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也是十分迫切的需求,当然相信在将来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不过现在来看农村养老金问题的前提还得靠老百姓先自己掏钱缴费才可以领取。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关于农村养老金的3点建议,您觉得哪一点更好呢?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议欢迎下方留言讨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