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大众的思想也在不断的解放,不少传统的观念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不少年轻父母已经没有怀着“养儿防老”的观念来生育孩子了。不过,相信作为父母,总是希望未来孩子能对父母做到“乌鸦反哺”的孝心。但如今不孝顺父母的事例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想必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言:“孩子最终养成的性格,对待父母的言行,与父母从小对孩子的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
大爷3个儿子1个女儿,73岁本该享天伦之乐,却被“塞”进养老院!
前两日,一位家住安徽的王大爷的遭遇引来网友们的关注与热议,生男好还是生女好,再一次受到了广泛讨论。据悉,王大爷一共有3个儿子1个女儿,且都已经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了。今年已经73岁的王大爷也到了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因为老伴在几年前已经去世,所以孤身一人的王大爷便考虑在哪一个儿子家养老。
然而,先是大儿子以“我们需要照顾两个孩子,没有多余的时间照顾老人”为由,不愿意王大爷与自己同住。二儿子则是以“我已经跟丈母娘一起生活,不方便再接爸爸过来”为由,同样拒绝了与王大爷同住的事情。最小的儿子因为在北京打拼,拒绝将王大爷接到北京一起生活。
三个儿子经过商量后,一致决定将王大爷送到养老院,甚至提出先用王大爷的退休金支付,剩余的费用再分摊。王大爷目睹了整个过程,再回想以前辛苦工作,为了让儿子们获得更好的生活而落下一身病,内心难过不已。而此时,一直不受有严重“重男轻女”思想的王大爷待见,从小便时常被他责骂的小女儿主动将他从养老院接回家照料。王大爷看到这样的状况,对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悔恨不已,同时对女儿也感到十分的愧疚。
网友们对王大爷的女儿能在如此大的偏见下长大,还能继续孝顺父亲,十分的钦佩。而对于王大爷的遭遇,不少网友都觉得“活该”。当然,大部分网友认为,其实与生男生女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还是父母的教育才决定了孩子长大后是否能孝顺父母。
孩子长大后不愿意孝顺父母,这样的结果与父母的教育有着极大的关系!
有权威机构对将近1000个家里不止一个孩子的家庭进行调查后发现,能在父母年老时照养父母的孩子,往往是家中最不受宠的。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一直被偏宠的孩子早已在父母的宠爱下,养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对父母的付出并不会怀有感恩的心,而是觉得理所当然。
如果父母年迈,没有办法再帮助、宠爱,有些孩子甚至还会责怪父母。如此自私自利,不懂感恩的孩子,自然无法做到孝顺、照顾父母。更何况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在家中拥有特殊的位置,父母、长辈处处忍让,根本不会懂得尊重长辈、关爱长辈。
还有一点便是,因为从小倍受父母宠爱,事事都有父母帮忙处理,他们无法养成独立自理的能力,习惯依赖父母或他人,完全没有责任感与担当。未来进入社会,很可能会变得一事无成,成为让父母无法安享晚年的“啃老族”。
从上述可以看出,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不仅无法养成孝顺父母的观念,还会因为没有培养出自立自强的性格,很可能在父母年老时,依然需要继续养育孩子,无法安享晚年。
美国的教育专家泰曼约翰逊与李玫瑾教授在父母教养孩子的观点上有着一致的看法,那就是如他所说:“父母对孩子能进行成功的家教,那么养育出成功的孩子并不是一件难事。相反,父母失败的家教,养育出失败的孩子或许是一种必然。”可见,若想拥有孝顺自己的孩子,父母的教育尤为重要!
如何才能养育出孝顺父母的孩子呢?
科·达勒维耶曾指出:“榜样的力量往往是无穷的。”而教育专家们普遍认为,父母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榜样。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成为孝顺父母的孩子,那么父母自身就要做好良好的示范作用,给孩子树立一个孝顺老人的榜样。在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亦能学会孝顺。
其次便是要注意培养孩子拥有感恩的心,让孩子明白父母的不易,感恩父母的付出,愿意以同样的爱意回馈父母。在此过程中,父母应以耐心、包容、尊重的心态来教养孩子,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密的亲子关系。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现溺爱孩子的行为,培养孩子成为一个自强自立的人,懂得尊重长辈,关爱父母。而不是心安理得的接受父母的帮助,事事都依赖于父母,而是能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让自己变得优秀的同时,能给予父母最好的关爱。
孟子言:“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让孩子成为拥有孝道,在日常生活中能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以同样的关爱回馈父母。往往离不开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以及态度。就像李玫瑾教授所说的那样,孩子拥有何等品行与何种性格,最重要的还是受到父母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