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许多农村居民都已经实现了脱贫致富,不过由于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许多家庭都至少有两个至4个老人需要进行赡养,所以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最为严重的问题。许多农村老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守着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所以有着大量的农村老人都没有缴纳农村养老保险,哪么这些没有缴纳养老金的人是否就不能够领取养老金了呢?其实不然,有两类人没有缴纳养老保险的农村老人依然能够领取到养老金!
1、年龄达到养老金领取条件,且子女参与了农村养老保险的老
在国家退出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之后,就明确提出只要年龄达到养老金领取条件的老人,并且其子女参与到了农村养老保险保障范畴,就能够每个月领取到基础的养老金。同时随着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不断改革,国家也在在不断提高农村老人的基础养老金待遇,在2018年,随着城乡养老保险并轨之后,基础养老金由70元上调至88元,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全额补贴,东部地区中央财政补贴一半。可见只要子女参与到农村养老保险缴纳其就能够领取养老金,除此之外,国家还为农村高龄老人提供了高龄补贴等政策,用以保障农村高龄老人的基本生活!
2、被征地农村居民
在2020年国家出台的新版《土地管理法》中,就明确提出土地征收要保障被征地农村居民的长远生计,同时现阶段在土地征收过程中,许多农村地区正在逐步试点将失地农村居民纳入到养老保障范畴,有农村集体组织已经达到养老金领取年龄的老人代缴养老保险,未达到养老金领取年龄的则能够享受到国家、集体财政补贴,从而来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保障被征地农村居民的长久生计,可见只要达到养老金领取年龄的被征地农村居民不用缴纳养老保险也能够领取近千元的养老金!
农民能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养老金吗?
随着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改革,许多农村居民都希望能够与城里人获得一样的养老金待遇,那么农民真能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养老金待遇吗?答案是可以的,目前国家已经实现城乡养老金并轨,将农村居民的养老金待遇与城市居民的养老金待遇实现了统一,同时国家在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养老金缴费标准,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金待遇。当然如果农村居民想要获得城镇职工的养老金待遇,那么则必须要参与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障范畴,因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两个保障范畴,农村居民需要区分清楚!
农村老人如何提高养老金待遇?
现阶段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金待遇,已经成为农村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近些年国家为了改善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也明确提出要推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会通过提高养老金缴费档次、增加养老缴费补贴、增加基础养老金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养老金待遇。而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则可以通过提高养老金缴费档次、延长养老金缴费时间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养老金待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