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安联网守护养老安全|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形势分析及对策
2021-03-12 13:48  浏览:60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近些年来,全国养老机构发生了多起重大火灾,老年人不同于年轻人,很多老人反应迟钝,腿脚不便,对突发性事件缺乏应变和自救能力,从而导致很多老人在这个过程中遇害。究其原因,养老机构发生了多起重大火灾大多是因为消防通道被占用、电气线路存在隐患、各种消防设施不符合要求、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低等诸多原因导致的。这些惨痛的教训在不断地警示着我们,老年人是一个健康脆弱的群体,自身控制环境的能力下降,应对环境突发因素的能力也随之下降,如何让老人在养老机构中更安全、体面的“享老”是对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控的重大考验。

一、养老机构行业的现状

老年人养老问题已是党和国家十分关心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发展养老已是当前解决我国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必由之路。养老机构是重要的社会组织,是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一支主要力量。养老机构在养老事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截至2018年底,我国有各类养老机构2.9万个,比2017年增加了10%,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29.1张。与发达国家每千名拥有50-70张床位数还有很大的差异。养老机构人员结构和工作内容繁杂,消防安全隐患突出。

二、养老机构行业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服务对象特殊,疏散救护困难。与青年群体相比,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消防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而且在发生火情以后自防自救的能力也比较差,一定都会给消防工作带来很大的问题。有些老年人还有着很多非常不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在床上吸烟并且随意丢弃烟头;不正确使用电热器具等。这些行为都会使火灾风险大大增加,也会给他们自己以及其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一些老年人还存在行动不便的问题,他们连最基本的移动都成问题,所以在发生火灾以后,往往需要两个人甚至是多个人才能帮助他们转移,这无疑会极大地增加了疏散难度。火灾救援讲究的是“快”,但是那些身体存在问题的老年人很多时候却并不能“粗鲁”地转移,所以在转移这部分人时必然会增加救援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很可能会产生很多不可控的后果。

(二)部分养老机构建筑不合格。国内现有的很多养老机构都比较落后,很多用房都是由既有建筑改造而成。我们知道,火灾的发生一般都是从小火苗开始的,而后才会以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无限扩大,最终酿成巨大的火灾。如果在火灾刚刚发生的时候采用合理的手段将其扑灭,那么其所带来的破坏性很可能能够忽略不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把火灾隐患扼杀在摇篮中或者是产生火灾苗头以后能够及时扑灭,就必须保证建筑的合理性和消防设施的有效性。而实际上,部分养老机构由居住建筑甚至是工业建筑改建,并没有考虑到消防安全问题,而且一些功能设施也不能满足老年人建筑的要求。鉴于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养老机构应该有更高的要求,除了要达到一般建筑消防安全要求以外,还要提高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其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然而,现有的部分养老机构建筑耐火等级很低,所使用到的可燃、易燃建筑材料较多。不仅如此,有些场所消防通道设置不合理,不利于老年人疏散逃生。

(三)电气设备陈旧,线路老化。电路老化也是产生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有些养老机构年代都比较久远,很多电器都比较陈旧,电路老化问题比较严重,这都使火灾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尤其是那些建设比较早的养老院,其最初设计的容纳量都比较小,所以其设计的用电负荷也比较小。但实际上,我国老龄化文化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老人与数量极其有限的养老院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很多养老院都是超负荷运营,这无疑也会增加电器线路的工作负荷。特别是当前空调、微波炉、电暖器等大功率电器的普遍使用,更是使原本就脆弱不堪的线路“雪上加霜”。长时间超负荷使用必然会产生火灾问题,而用电负荷激增,同样也给用电安全埋下了隐患。考虑到电气线路改造成本较高,部分养老院无力负担,所以使得养老机构电气火灾风险居高不下。

(四)消防基础设施破损率高。消防安全关乎每个养老机构人员的根本利益,没有安全的消防设备作为基础,消防工作就很难开展。一些养老机构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入不敷出很常见,而且由于当地政府扶持力度较小,所以很多时候根本就不能满足这些养老机构发展需要。消防安全工作虽然非常重要,但是绝大多数养老机构会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购买老年人活动基础设施、建设新的活动场所等事务上,却对消防工作不重视。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养老机构现有的消防安全基础设施都比较老套,甚至一些设备都已经不能发挥出作用,破损率比较高,一旦发生较大火灾,这些消防设备如同虚设,根本不能第一时间被有效利用;二是考虑到养老机构人工成本,绝大多数机构并没有配备专业的消防人员负责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与更新,而且即使有些条件比较好的养老机构会配备消防人员,这些消防人员基本上都是“门外汉”,并不具备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消防队伍质量层次不齐。一些城市养老机构还没有安装室内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等系统,所以这也埋下了发生火灾的隐患。已经建成的消防设施由于使用不当、维护保养不到位,同样也会造成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率较低。

三、养老机构火灾防范对策

为贯彻落实民政部、公安部印发《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以及《关于做好2019年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工作的通知》(民发〔2019〕52号)及《养老机构安全管理(MZ/T 032-2012)》等文件精神,保障养老机构老人的人身安全,加强养老机构视频监控、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等,使老人能在养老机构安享晚年,安养云公司基于物联网核心技术开发了安养云养老机构智慧消防服务平台,平台根据养老机构实际需求出发,依托成熟的消防、用电、用水、用气、视频监控安全产品,建立多级构架的数字化、智能化的安全监管系统,为养老机构提供全方位、科学的消防监控系统解决方案,既能提升养老机构信息化与安全防范水平,又能保障养老机构人员以及住养老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为民政系统等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督、处理突发事件提供智能便捷的手段。


安养云养老机构智慧消防服务平台采用统一的中心管理平台,涵盖了数据接入、计算、存储、交换和管理等核心功能,最大限度做到“早预判、早发现、早除患、早扑救”。并能够对采集的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化分析,一旦发现有异常风险时,即进行异常状态报警,对疑似火灾报警、隐患实现全过程数据可见可控。并可通过API数据接口连接119报警中心等政府监管部门。


平台包括养老机构、区(县)民政局、市民政局、省民政厅多级别架构。系统可以将各个养老机构数据、视频实时显示在民政监控中心电视墙上。当养老机构发现突发事件时,平台可实时调取现场视频切换到电视墙上,便于民政局(厅)监控中心领导更直观的掌握现场动向,便于远程指挥。民政系统相关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对各自监督区域的养老院进行有效的实时监管,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防控,提升养老院整体管理水平及安保管理水平。


管理监控云平台可24小时不间断的对福利院、养老院进行消防监控,能够实现火警上报和处理,能够对相关的火警信息、地点、时间、频次等进行多维度的报表呈现,平台可以还原起火点的位置、电话拨打记录、联系人确认情况等信息,为火灾调查提供严谨的科学依据。同时,平台可以对网关、探测器的安装地点、状态进行查询、展示。


平台可对设备信息、场所信息、报警信息、故障信息、位置信息、视频信息进行管理。

手机APP 实时接收平台推送的前端设备状态信息,同时可设置5个不同的紧急联系人。火灾初期,第一时间通过平台拨打电话(语音播报)和发送短信的形式通知场所相关防火责任人。手机APP具有远程火警复位的功能,可以使设备恢复正常状态。此外还具有历史信息查看、场所管理、设备管理等功能。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养老院、福利院智慧防火系统建成后能够及时发现场所内消防安全隐患,第一时间预防和遏制危险事故的发生,为全院的生活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并可以达成如下效果:

提高福利机构防控能力:实时监测老年公寓、厨房食堂、老年活动中心等重点部位防火工作消防安全情况,发现异常信息,立即发出报警通知;

全方位保障人员安全:实时监测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和燃气管道等运行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引发火灾的因素,全方位监测火情情况;

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通过系统可追溯到火灾发生的源头,精准分析火灾原因,强化落实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动员社会福利机构开展自查自纠:消防设备监测到异常信息,发生本地报警并通知相关管理负责人去现场处理,能够动员责任人更好的开展消防安全自查,排查消防隐患。


发布人:77fa****    IP:61.145.97.***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