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新型“养老潜规则”,子女揣着明白装糊涂,老人看破不说破
2021-03-12 13:09  浏览:19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你陪我长大,我为你养老”,这被很多人认为是养育之恩的最好报答。现在这个社会,子女虽然也履行了为父母养老的责任,但却存在一种另类的“养老规则”,父母与子女心知肚明,却都不会把窗户纸捅破。

或许很多人都不明白养老为什么还会存在“潜规则”,这种“潜规则”是什么样的。看到下面刘大爷的故事想必就能够明白了,这样的情况或许就存在于每个人身边。


刘大爷已经年过六旬,退休后拿着几千块的退休金和老伴过得也算是悠闲自在。但是这样的有限在儿媳妇生孩子后就被打破。在此之前,这对老两口对儿子的帮助也就是金钱上的,儿子结婚,老两口掏光了积蓄为儿子在市区购置了一套三居室的婚房。

儿媳妇生孩子后,小两口要求刘大爷和老伴搬到婚房住。一方面老两口年事已高,不能够很好地照顾自己。另一方面,小两口二人都有工作,他们希望老人能够帮忙照顾年幼的孩子,正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但是刘大爷却不愿意和儿女同住,他认为自己和老伴的身体还算是硬朗,两个人生活得很舒适,和儿子同住后,不仅要照顾孙子还需要照顾儿媳妇和儿子的生活。并且自己的退休金也需要补贴日常开销。

但是儿子和儿媳妇美名其曰是为了父母,老人心知肚明却也选择不捅破这层窗户纸,没有父母能够拧过子女,刘大爷和老伴最终还是选择搬去和儿子同住,老两口悠闲的生活自此一去不复返。


通常来说,子女与父母同住也是一件好事,能够更好地陪伴父母、照顾父母,但是像刘大爷这样的情况正是一种养老潜规则,儿子让刘大爷过来同住其实是为了让父母帮自己带孩子,两个人的生活压力也能够小一些。


子女为父母养老的潜规则有三种常见的表现

1、老人带娃,子女为其养老

教养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不应该假手他人。但是现在的年轻父母经济压力不断增大,为了给自己、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夫妻通常会选择两个人出去上班,为了省钱且放心,他们会找到自己的父母来帮忙带孩子。


但是这却成为了子女为父母养老的筹码,很多子女会拿“你不帮忙带孩子我不就给你养老”来威胁父母。可能子女说出来只是威胁的手段,并不会真的不管老人,但是却会给处在弱势的老人带来很大的伤害。

但是带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父母忙碌一辈子,到老了却还不能安享晚年,这对父母来说是不公平的。况且带孩子不仅是充当育儿保姆,还需要拿出自己的钱来补贴家里。


2、子女无事不登三宝殿

还有许多子女不与父母分开住,到了有事相求时才会联系父母,关心父母,解决后又会拍拍屁股走人。这样的亲子关系也是一种潜规则,这种子女有了孩子后,大多会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而自己过着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生活。


3、婆婆照顾好儿媳妇,年迈后才会得到照顾

婆媳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一大难题,尤其是到了21世纪,女性接受的教育、接触到的事物都不允许自己逆来顺受。尤其是儿媳妇坐月子的时候,她会清楚地记得婆婆待自己的好与不好,这也决定了婆婆年老后儿媳妇能不能尽心照顾老人。


但是对于婆婆来说,照顾儿媳妇也是一件难事,很可能会因为照顾不周而受到儿媳妇的埋怨,拒绝照顾又会让儿媳妇觉得做婆婆的不懂事。月子期间把儿媳妇此后的好与不好,更会直接关系到自己以后的养老问题,很可能费力不讨好。


总结:

父母任劳任怨的养育孩子,不图回报、付出所有,作为子女也应该汇报给父母无私的爱与照顾。如果养老与“交换”挂钩,只会让无私的亲情变味,也会让父母感觉到上心难过。

其实“帮忙带娃,才养老”、“无事不登三宝殿”、“月子照顾好才给养老”都是一种变形的啃老。虽然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压力、经济压力都比较大,但这并不能成为“养老潜规则”的理由。


发布人:77fa****    IP:61.145.97.***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