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十件实事温暖你我⑦」养老院里的幸福晚年
2021-01-24 12:02  浏览:373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新闻回顾】

“十件民生实事”之七:新建43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新建、改造30个城乡养老机构。

1月18日,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屋来,暖洋洋的。住在龙里县养老服务中心的邓婆婆起床后,穿上儿女们半月前送来的新羽绒衣,煮上了一小锅粥。

粥刚熬好,护理人员罗中香来敲门了:“邓婆婆,你起床了么?我来给您打扫卫生了。”

“是小罗啊,快进来!”每天听到罗中香的声音,邓婆婆就高兴,她一手端着刚盛好的粥,一手转动轮椅到罗中香跟前,“吃早餐没?来,喝碗稀饭暖暖胃。”

“我吃过了,邓婆婆。”罗中香放下清洁工具,接过邓婆婆的粥碗,用勺子轻轻搅动,“稀饭要放凉一点再吃。您还想吃啥?我来做。”

邓婆婆感慨:“来这里快4年了。你们待我好,我才没那么想家。”


“十三五”期间,贵州养老床位增加到20万张。(记者 吴蔚 摄)

85岁的邓婆婆是贵阳人,1997年从金融系统退休,十年内前后摔倒两次导致骨折。儿孙们平日里工作忙,不放心老人独自居家,便花了大半年时间在工作之余四处探访养老院。

翻看儿孙们拍回的照片,邓婆婆最终从13家养老院中相中了龙里县养老服务中心,答应“去住一段时间试试看”。

“2017年7月1日,是我来养老服务中心的日子。”邓婆婆记得很清楚,那天车门一打开,她就听到一阵热烈的掌声。

工作人员将她从车上抬下来,一群年轻人在门口列队迎接,阳光洒在每个人脸上,“很温暖,从那时起我对这儿就产生感情了。”

去年11月,邓婆婆突发头晕出虚汗,一吃东西就吐,养老服务中心的卫经理叫来救护车。去医院的路上,她头晕得眼睛都睁不开,卫经理一直抱着她,在她耳边轻声说:“邓婆婆,别怕,我陪着你。”

“听到小卫说‘别怕’,我就真的不怕了,然后昏昏沉沉睡了过去。”邓婆婆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输液,她问换药的护士:“我的医药费还没付吧?”

护士宽慰她:“婆婆安心养着吧,您孙子已经把钱付了,还一直在病床前守着,刚刚才出去。”

“后来我才知道,是小卫帮我垫付了医疗费。”邓婆婆说,家人常在电话里问她想不想家,她总是回答:“你们安心工作,这儿就像家一样好。”


天晴的日子,龙里县养老服务中心的陈姓老人到院坝里吹笛子,邓婆婆就在一旁跟着哼唱。

龙里县养老服务中心还有36位和邓婆婆一样的空巢老人,以及70多位曾在农村独居、由民政兜底保障的“五保户”老人,他们都把这儿当作了家。

有老人告诉记者,年纪越大,世界越小,能交往的朋友也越来越少。他们不太愿意多走动,和为数不多的老朋友们偶尔电话联系,几乎每通电话都在谈论衰老、疾病、孤独,或者死亡。

“但这儿不同,这儿都是老年人。大家天天见,说的、做的都是快乐的事情。”龙里县湾滩河镇的陈姓老人是这儿的“乐师”,他会笛子、葫芦丝、电子琴等多种乐器。每当他演奏时,老人们就会打节拍跟着哼唱,或踩着节奏跳舞。

“起初我还担心过不惯这样的集体生活,现在我舍不得回村里了。”陈姓老人说,养老服务中心还在院子里开辟出一块地供他们种菜,“这两天白菜熟了,我摘下来送给要好的几个老哥子,还送给大食堂。大家吃得高兴,我也就高兴。”

每到晴朗的傍晚,老人们还不约而同来到院子里散步,空气里有青草的味道,晚霞的颜色很好看,大家碰面就客气地打招呼“吃了么”。陈姓老人感觉到,这特别像他们年轻时居住的村子——晚饭后大家也是这么出来散步、打招呼。

记者:李思瑾

一审:曹轶

二审:黄桂花

三审:李蓓


发布人:46b5****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