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养老政策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越来越被老百姓所重视,政府相关部门也一直没有丝毫懈怠,2021年对于已经退休的人群来说是一个充满了好消息的年份。从国家相关部门给出的政策可以看出在五一节之后,国内有许多的省份开始尝试本省内的养老金上浮方案。这也就预示着退休工资又要涨了。
虽然今年的养老工资人均的涨幅是有所下降了,整体的调整比例是4.5%,相比2018年的5%下降了0.5个百分点,这是三年来第一次涨幅下降,看起来是养老金要开始下降了,其实不然。因为整体基数非常庞大,所以上涨的幅度依旧是比去年要高的。这个涨幅是由养老金的定额情况、挂钩情况和倾斜情况三个部分一起来决定的,其中倾斜部分主要就是针对较高龄的退休群体。既然开始调整,那么倾斜部分肯定也是有所调整的,而且不同年龄段的调整也有所不同。
倾斜高龄退休人群,如何界定高龄年纪?
国家此次养老金的调整侧重点放在了高年龄阶段的养老金领取人群上。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这一类人群的身体素质普遍不行,健康问题更为突出,每年用于医疗等方面的花销会相对更多一些。但是医疗保险制度却并没有体现出对这类人群的特殊照顾之处,不管你男女老幼,报销比例都是一样的。
所以养老金为了可以减轻高年龄阶段人群的医疗负担,选择适当的增加福利。为高龄退休人群的晚年生活质量提供保障。这对于那些正在缴纳社会保险的在职人员也起到了正面激励的作用。
目前我国对于高龄的界定一直都没有统一的规定,也也就意味着在省份、性别和职业的不同都会对高龄退休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例如体力劳动人员,特殊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一般年满65周岁就可以被认定为高龄退休人员;而对于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员来说,要年满70周岁才可以被认定为高龄退休人员,那么不同年龄段是否会有不同的补贴呢?
65岁的退休人员
现代医疗水平提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让原本稀少的65岁人口越来越多起来,国内大多数省份都会选择70岁作为标准去区分,但也有极少数的省份选择65岁为分界点。如北京和河南省定为65周岁,上海市和浙江地区则定为女性年满60周岁、男性年满65周岁。上海和浙江地区每月会增加约20元补贴,而作为首都的北京稍微高一些,每月有增加45元补贴。
70岁的退休人员
70岁是一个广义上的高龄退休年纪了,大部分的省份都是认可的,享受高龄倾斜也是毋庸置疑的。不过依旧存在着一定的地域差距。举个例子,安徽地区年满70周岁的退休人员每月可以增加150元左右的补贴;宁夏地区年满70周岁的退休人员不过增加10元补贴;而山东地区年满70周岁的退休人员每月则可以增加280元左右的补贴。
75岁的退休人员
75岁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称得上高寿了,因为他们很多人身体都不好,为了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享受多一些的高龄养老金倾斜并不过分。举个例子湖北省年满75周岁的退休人员每月可以增加180元的补贴;这笔钱虽然看起来不多,但也可以改善一个人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了。
80岁的退休人员
80古来稀,很多人都可能不一定能活到这个岁数。不过如果真的货到了,不仅可以比普通人多领一些高龄养老金,还可以享受到高龄津贴,以江苏地区为例,针对年满80周岁以上的高龄人员,会再细分为2个年龄阶段:80-84周岁的人群和满了85周岁以上的人群,每月分别可以增加270元和380元。
总结
目前国内依靠领取的养老金来生活的人群不在少数,这一类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不高,所处的社会层次也比较低,有些人可能连自己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这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如果国家没有在政策上对这群人有所支持,那么他们可能真的就会被社会所遗弃。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在增加养老金的同时也开始为高龄人群考虑更多,保障高龄人群的生活保障一定是会随着国内物价的增长而增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