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延迟退休箭在弦上!退休时间或延至65岁,哪批人最先受影响?
2020-11-27 11:52  浏览:610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延迟退休是大家都关心的话题,毕竟多数人都希望尽早退休,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但随着老龄化加剧和社保基金压力变大,延迟退休也颇有箭在弦上之势。

在过去的十来年间,延迟退休虽然隔一段时间就会拿出来说一说,却始终是光打雷不下雨,中央文件每次的措辞都是“研究”。

但在新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中央首次明确提出: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这样的措辞表明,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期间,最快2021年,最晚2025年,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


一、“未富先老”:延迟退休原因有哪些?

1.老龄化压力大

国际上对于人口老龄化有两种定义,无论按照哪种,我国都毫无疑问地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所谓人口老龄化,指的就是老龄人口占比高,新生儿出生率低。

在这种人口年龄结构下,越来越多的人需要领取养老金,而交费的群体却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养老金自然捉襟见肘。

其实新生儿出生率低和人口老龄化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个问题,但尴尬的是西方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经济已经比较发达,而我国却属于“未富先老”。

如何缓解老龄化压力?延迟退休是为数不多的措施之一。

2.回到“正常”的退休年龄

除了缓解老龄化压力,延迟退休的另一大原因在于我国目前的退休年龄本来就不合理。

人社部曾指出,我国是全世界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足55岁。

目前我国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是上个世纪50年代设定的退休方案,于1978年再次确认后执行至今。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的发展,我国的人均寿命已经提高至77岁左右,再看这套方案则有些不合时宜。

因此,对退休年龄进行延迟,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在进行一些符合实际的调整。


二、延迟退休的可能方案

关于延迟退休的方式,学界争议尚存,这也是延迟退休的另一只靴子迟迟没有落下来的原因。

目前对渐进式延迟退休,比较受认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1.先统一再延长:目前男女退休年龄不同,考虑先将女性退休年龄延长至与男性相同,再逐步延长至65岁。

2.先延长再统一:通过小步快走的方式先延长大家的退休年龄,比如男性每4年延迟一岁,女性每3年延迟一岁等,最终实现男女退休年龄统一延长至65岁。

两种方案在学界各有支持者,部分学者认为,目前女性在协调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方面还面临很大压力,直接将男女退休年龄同步并不合理,所以仍需一定的缓冲。


三、哪些人最先受影响?

其实“十三五”期间,我国就提出要制定延迟退休政策,但具体政策一直没有如约而至。如今“十四五”即将到来,延迟退休注定会在2025年之前实施。

所以假定2025年正式实施延迟退休方案,看看哪些人会受影响:

1. 到2025年,60岁及以下的男性(即1965年后出生的男性)2. 到2025年,55岁及以下的女性干部(即1970年后出生的女性)3. 到2025年,50岁及以下的女性工人(即1975年后出生的女性)4. 1990年以后出生的所有人(90后退休的时候,退休年龄已经全面延长)可以看出,毫无疑问会面临延迟退休的,主要是80后和90后,至于70后和部分60后,可能需要延迟一两年才能退休,但总体延迟得没有80/90后多。


结语:

对延迟退休,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工作清闲,工资可观,并不憧憬退休生活;有些人从事着繁重的劳动,自然希望早日退休养养身体。

其实除了一刀切地划定年龄以外,国家也在考虑更多弹性退休的尝试,比如自愿选择退休时间,但早退休养老金更少等。

总而言之,在关系到民生的制度方面,改革一直在路上,但对于普通人,面对终有一天会到来的晚年,除了指望退休金之外,或许还需要探索更多的养老途径。

我是梧桐君,欢迎关注,有任何保险方面的疑问都可以私信我~


发布人:ae12****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